《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这本书为柴春芽的“故乡三部曲”之第一部,并由其亲自编剧和导演同名独立剧情长片,该片已入选2013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及台湾金马电影节等。本书包含了电影小说和电影剧本两个部分,在电影故事发展的线条中也融入了作者坎坷的拍摄经历,文字上充满了诗意,哲学和宗教气息,并且在书中作者以他那人道主义的悲悯和宗教徒般的救赎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意而荒凉的世界。
柴春芽被台湾文坛称为“青年大师”的本土作家,被称为南周文字最好的摄影记者。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法系;曾在兰州和西安的平面媒体任深度报导的文字记者,后在广州任副刊编辑和图片编辑;2002年进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先后任《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和《南方周末》驻京摄影师;曾有摄影专题《沿途的秘密》(Something in the way)参展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节。2005年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一个高山牧场义务执教,执教期间完成大型纪实摄影《戈麦高地上的康巴人》,在此之前,曾经多次游历卫藏、安多和康巴三大藏区;2010年驻台两月;著有小说《西藏红羊皮书》、《西藏流浪记》及《祖母阿依玛第七伏藏书 》,其中《西藏流浪记》获台湾联合文学奖,简体版为《寂静玛尼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如果以“文载道”和“诗言志”的分类来看,“具有社会意图的文学”无疑当归入“文载道”一派,但这却无损奥威尔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此类题材中又有大批失败的典型为我们所知,可说“载道”之不易,而这不易尤显于文学创作中。介入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创作者介入之前的姿态是...
评分本书为柴春芽的“故乡三部曲”之第一部,文字上充满了诗意,哲学和宗教气息,并且在书中作者以他那人道主义的悲悯和宗教徒般的救赎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意而荒凉的世界。 人生经历了几许离乡,似乎也渐渐懂得了昔日熟读的那些思乡曲,慢慢体味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评分迫不及待地读,睡觉前读、坐地铁读、工作间隙读,终于读完了,但读完之后却又有几分怅然若失,好希望还有内容让我继续读下去,因为那些酣畅淋漓的语言和离奇的故事以及对于人性生命信仰的另类解读让人着迷。 这是柴春芽导演第一部我能完全读懂的书,而且书中关于电影的解读让...
评分故乡已死。 这是大多数从农村逃离出来,游离于城市的知识青年共同的哀叹。面对日益荒凉的“过去”,很多人不知如何哀悼。当悲情得不到祭奠时,一种感同身受的文字,无疑是慰藉心灵的良方。正如柴春芽新书《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中的文字:“年轻人全都挤入城市,只留...
评分如果以“文载道”和“诗言志”的分类来看,“具有社会意图的文学”无疑当归入“文载道”一派,但这却无损奥威尔作品的伟大;另一方面,此类题材中又有大批失败的典型为我们所知,可说“载道”之不易,而这不易尤显于文学创作中。介入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创作者介入之前的姿态是...
新民说系列的乡土精神哀伤之歌
评分选书略失败~
评分#不是我的菜
评分一个小剧本,加上几篇大概是拍摄前后的思考,成了这本书,有些松散,但载得住一番严肃的思考,有作者那份深切的真诚:关于城市化中我们的故乡、乡村,涉及汉字、拼英文字统治下的思考方式,关于电影、小说的艺术形式,以及创作。然而,作者某种的宗教情节,如一书评所说“对中国人来说原罪是外来之物,太过强烈未免矫情。”
评分本书对电影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帮助更好的理解电影之余,柴春芽老师体面、大气、尊贵的文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不向权贵低头,在陇西县政府恶吏的多次阻挠下还是坚持拍完了这部诗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师甚至拿它跟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安哲洛普洛斯的作品相比,中国2013最重要的独立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