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思想史 葛兆光 历史 方法论 学术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思想文化史 中国思想史
发表于2025-02-02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里集结了自2003年后七八年间,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给博士生讲的“思想史著作选读与研究”一课的录音整理稿。据听过这门课并且参与讨论的一些博士生说,这样的阅读和讨论对他们很有用,葛先生借几位海外学者,如包弼德、余英时、沟口雄三、艾尔曼等有关中国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阅读,对海外中国研究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通过并不多的若干个案,参悟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些特别的背景和理论,经过对这些论著的批评性考察,让学生看到了中国学界的不足和长处。更主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初中毕来以后,曾经在贵州苗族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84年研究生毕业。曾经在江苏扬州师范学辽历史系任教。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与兼职教授。并曾应邀先后担任香港浸会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中国文化名著导读》、《中国宗教与文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研究》、《历史与文化理论》、《中国学术经典选读与研究》、《宗教文献概论》、《思想史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
葛兆光把历史研究视为一个将辫子重新打散的过程,光这一点就不知道高过多少历史学者,尤其是那种把历史视作拼图游戏和侦探办案的学者。另,葛先生还有个论点非常好,就是中国没那么特殊,要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的脉络里面去,非常开阔的眼界,基本上国内学者没这种自觉。不过这一版好玩儿的东西少了,比如图像背后的观念史等,基本没讲。最令人关注的有关中国研究的论述也不多。我原先觉得葛剑雄可解汪晖之毒,可我觉得现在 葛兆光才更能解,两个都是研究思想史的,也对中国很关注 ,要是能PK一下,岂不是更好?葛剑雄宝刀老矣,十多年都没进步,还在吃老本
评分治学入门 金针度人
评分“近世”中国思想史中,关键的几个问题都谈到了…一如既往,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精短的文句里,有着极强问题意识,值得细细品读…
评分呵呵呵呵
评分抄袭,垃圾
严格来说,我写的这东西不是书评,只是个人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把这本书的两处瑕疵指出来。 1.第166页第4行,“刘统熏”应为“刘统勋”。 2.第200页的脚注中,“万顷”应为“晚清”。 以上两处瑕疵应该是文字录入编辑时搞错了。 本书的...
评分近日在读这本《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目前只能算是第一遍粗略的读。 1、一轮下来感觉对“思想史”的内涵还是不清晰,但是将文化史、观念史、文明史……这些概念有厘清,满有启发的。我想思想史并不能等同于“哲学”吧,哲学是更加行而上的思想,而葛兆光对于思想史内容的纳入...
评分 评分昨晚看完了,早上点了读过,写了两句话。刚看到有豆友问此书如何,可能此书出版时间尚短,几乎没什么评论,那我就冒昧写个短评吧,或许能对各位书友有一点点用。 此书为葛兆光先生博士课程的讲课记录说改写,亦是《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的续编。按葛先生自己的话来说,...
评分有人说思想史是一部放大的哲学史,也是全然没错的,当然这也是我选择看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可以说成功引起了我对于哲学未来走向的疑惑,尤其是对于我即将选择的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的疑惑,虽然之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就一直论述中国哲学合法性,但是我从未认真放在心上过,...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