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钱理群 文学研究 文学史 堂吉诃德 知识分子 哈姆雷特 文学 反思
发表于2025-04-11
丰富的痛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的任务仅在于描述:描述两个文学幽灵跨越几个世纪的门槛,从西方走到东方的故事;描述东、西方各国作家怎样出于对人类(首先是知识分子)某些重大精神命题的共同关怀,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以及个人精神气质的特点,一面接受前人思想、艺术成果,一面又丰富与发展前人的思考,有如思想与艺术接力棒的相互传递,共同创造了两个世界文学的不朽典型的故事。
钱理群先生的一本比较文学流传学方法做的研究。可以说是兴趣之作,感觉精华在最后的部分,丰富的痛苦从穆旦的生平与创作中来。钱先生研究鲁迅。说穆旦是鲁迅的好学生,他们看到了未来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乐观。只有痛苦才是日常生活。其实我们都是面向幸福的幻想,奔跑在夸父的旧路上。有时候听别人说鲁迅的东西他也能写出来,我笑了。你真的读懂了鲁迅好几十本的著作吗?有人说中国现代诗都是糟粕。我真是怀疑他是否看过穆旦。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并没有学者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你们心不够静,你们没有读懂罢了。钱理群,是我喜欢的学者之一。
评分其实最悲剧之处往往在于一个人只可能是堂吉诃德和哈姆莱特的集合体,就这样在半吊子的“二马之喻”中两手互博,车裂而死。我从来不读鲁迅,这次读到这句对“止于至善”的质疑,深有同感。何其芳的结论很是诡异,堂吉诃德不可避免地归来——从个人主义者转向大众的怀抱之后怕是只有更大的空虚吧。书呆子活得舒坦就在于他们比之于众人是更为纯粹的堂吉诃德,即便书斋之外不堪一击自己的一方净土中的生活总是美好的。个人更喜欢前半卷。
评分老钱毕竟不是做比较文学出身的,他写这本书的出发点明显落在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作为一个激情洋溢的接地气学者,老钱的优点和缺点都展示得非常明显。以激情为本,论述上就不免发飘,所建构的联系也未必都那么严谨,但他的切入点非常好,也完美契合了自家的学术旨趣。假以时日,应当要有后来人接着老钱往下说。
评分文学的旅行,其实并未对两对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两个形象提出更新的解读。比起后半还是更喜欢前半,特别是到了屠格涅夫论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那一段,那种理想主义者却不得不以怀疑的眼光看向现实与未来的多余的痛苦,二重身的罗亭。不过前半也有些缺憾,要是能提下20世纪英语世界对哈姆雷特形象的再次重认就好了。后半则更类似在一个由二元形象确定的已知坐标系间的归位,而非我所期待的借梳理对这两个形象的中国式理解打开近代文人心路的做法。有些可惜。
评分绝大部分人只能分成两类,罗亭式的人和不知道罗亭是谁的人……其他人在3σ之外,反正你就是碰不到呀碰不到……
读了觉得自己都很“唐吉诃德”和“汉姆雷特”,至于哪个多一点,还不清楚,这么理论化的一本书我读完了,其实就是想对自己认识的更清楚些
评分稍有文学常识的人,不会不知道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然而在常识里,堂吉诃德只是一个发了狂的骑士小说迷,而哈姆雷特不过是个懦弱的复仇者。然而,随着历史的车轮和文明的脚步自西向东地推进,一个又一个国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变,Don Quixote和Hamlet穿过悠远的时空走进每一种...
评分18年前钱理群先生写了一本书,在今天看起来也很有些意味,比那些不明不白抄书又抄不懂抄得极不高明的混沌蛋强多了。 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钱先生觉得几乎可以视为一体的两个面:一个缺乏明晰的缜密理性(实践的理性)而富于行动的狂热,一个思考有余而行动能...
评分18年前钱理群先生写了一本书,在今天看起来也很有些意味,比那些不明不白抄书又抄不懂抄得极不高明的混沌蛋强多了。 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钱先生觉得几乎可以视为一体的两个面:一个缺乏明晰的缜密理性(实践的理性)而富于行动的狂热,一个思考有余而行动能...
评分一开头,第一章就说:“他已经创造了《理查三世》、《约翰王》、《尤利乌斯凯撒》等著名的历史剧,以及后来被称为四大悲剧的第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就无语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根本不是莎翁的四大悲剧好吧,亲你还是自己搞你自己的现当代去吧,不要出来丢脸了~
丰富的痛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