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诗学 诗歌 哲学 文学 文学理论 文论 一行 诗
发表于2025-02-08
词的伦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对诗学文本的解读。作者通过对汉语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体验,从汉语的词的独特视角,用隐喻的方式回归中国的古典传统。作者对汉词语的敏感和关注,对词语所蕴含的政治与伦理意味的挖掘,是书中全部细读、评论和书写的立足点。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论欧阳江河”以当代诗人欧阳江河为个案,试图说明汉语现代诗歌在面对现代世界图景时,所经历的诗学理念和诗歌方法上的巨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所包含的政治和伦理意义。通过细读欧阳江河,这一辑将展示出当代诗歌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技艺难度以及经验的复杂和精纯程度。第二辑“经验的上升”则主要包含了对其他一些诗人(穆旦、鲁西西、孙磊等)的阅读,其关注点在于诗歌中的经验是如何发生,在诗人那里又是如何转换为语言并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变形的。此辑中论“口语诗”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对弥漫当代的某种诗学意见的梳理和警示。第三辑“词语”由诗学随笔构成,它们共同致力于对来到作者身上的某些词的领会。这些词曾给作者带来过某种性命攸关的激荡,如今它们带着各自的光泽、质地、重量与音色,在阅读和书写中被人触摸、弹奏和倾听。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江西湖口人。2006年获海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云南大学哲学系。译有《黑暗时代的人们》(阿伦特著,2006年)、《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合译,吉尔丁著,2006年)。
哲学气很浓,但是好受启发,曾经放在手边读了很久,对海德格尔的一些想法颇能与之共震,相互发明,对诗歌的理解也深了一点。对某些部分论述、展示如何回归传统的过程不太认同,文本精读功夫感觉略欠。封面好看,舒服恬淡的浅绿,招摇着诗情与生命。作者应该会是一位很棒的诗人,至少会有敏感的心。
评分装帧不太好,一翻就散页。受海氏与薇依影响的论文——似乎抒情过了
评分难得的诗学批判~看得很带劲
评分一种词都是为了覆盖另一种词而存在,徐徐地涂掉,然后写上。
评分一个诗人终其一生都在尝试说出那个离自己最近的词,那个象魂魄一样萦绕自己肉身的词,这个词是诗人对自己的命名,也是对死亡的命名。这个词是使命。诗人乃是被这个词庇护的存在,“正如妓女是由性庇护的存在。”
诗学的哲学化书写 ——评一行《词的伦理》 2006年7月,阿伦特的《黑暗时代的人们》出版,引起了大陆思想界不小的震动。但是当我阅读完这本书后对译文并不是十分的满意。阿伦特的文笔本来是十分的清明而有节制的,再加上书中所写大都是她同时代的友人,因此笔端又多了几分深刻的...
评分早在逻各斯的时候就注意到一行的才华,尤其对欧阳江河的评论很见功底。欧阳江河也是我喜欢的诗人,可惜书中没有收入那篇《公共生活的个体立场》。
评分诗学的哲学化书写 ——评一行《词的伦理》 2006年7月,阿伦特的《黑暗时代的人们》出版,引起了大陆思想界不小的震动。但是当我阅读完这本书后对译文并不是十分的满意。阿伦特的文笔本来是十分的清明而有节制的,再加上书中所写大都是她同时代的友人,因此笔端又多了几分深刻的...
评分早在逻各斯的时候就注意到一行的才华,尤其对欧阳江河的评论很见功底。欧阳江河也是我喜欢的诗人,可惜书中没有收入那篇《公共生活的个体立场》。
评分早在逻各斯的时候就注意到一行的才华,尤其对欧阳江河的评论很见功底。欧阳江河也是我喜欢的诗人,可惜书中没有收入那篇《公共生活的个体立场》。
词的伦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