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到尼采

从黑格尔到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尔·洛维特,德国人,生于1897年,青年时代在弗莱堡听过胡塞尔的授课,与海德格尔的关系一直处于亦师亦友之间。由于其犹太人身份,30年代开始流亡生涯,经意大利,日本,美国,50年代返德。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但无论生前或死后长期处于汉语(甚至英美)学界的视野之外。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 卡尔·洛维特
出品人:
页数:526
译者:李秋零
出版时间:2006-04
价格:27.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1908
丛书系列:西学源流
图书标签:
  • 哲学 
  • 黑格尔 
  • 尼采 
  • 思想史 
  • 洛维特 
  • 德国 
  • 从黑格尔到尼采 
  • 政治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从黑格尔到尼采》是思想史论著,关注的是思想的历史事情,如此思想的动因却出于现实的历史——即我们早就听说过的问题:为什么巴赫、莫扎特、歌德、贝多芬、席勒培植的德语文化精神竟然到头来孕育出以德意志青年人为主体的纳粹党徒?

德国文化名城魏玛有歌德故居,也有尼采档案馆,纳粹党徒并没有捣毁,而是作为精神遗产加以保护和继承。人们不禁要问,德国人文主义与纳粹党徒现象究竟是什么关系?德语文化的历史其实很短,18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德国人文主义据说是德国文化的真正开端,思考这一历史关系,无异于检审整个德意志精神的品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9世纪精神历史中的和解与分裂 当洛维特用一长串彪炳史册的精神英雄的名号来描述整个19世纪时,他在用一种什么样的观念理解历史、理解那桩迫使他踏上流亡之途的近在眼前的大事件?这是1939年,日本仙台,洛维特为自己的著作《从黑格尔到尼采》写下序言。三年前的罗马,已...  

评分

作为一部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史论著,洛维特从19世纪的思想家著作中旁征博引,梳理出了一条路线:黑格尔与尼采是两个端点,19世纪德国精神历史的真正发生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运动。从黑格尔开始、到马克思与基尔克果那里殊途同归的流变(两者都瓦解了黑格尔的“和解”大业,马克思...  

评分

评分

作为一部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史论著,洛维特从19世纪的思想家著作中旁征博引,梳理出了一条路线:黑格尔与尼采是两个端点,19世纪德国精神历史的真正发生就在这两个端点之间运动。从黑格尔开始、到马克思与基尔克果那里殊途同归的流变(两者都瓦解了黑格尔的“和解”大业,马克思...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什么时候对照看一下《理性的毁灭》

评分

百年来中国人留学阅读西方,有一种病态心理,因为这种阅读方式首先是把中国当成病灶,而把西方当成药铺,阅读西方成为了收罗专治中国病的药方药丸,留学号称去去西方寻找真理批判中国错误。以这样病夫的心态看西方,首先早就的是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然后是中国病态学术,特点是一方把西方学术简单化,工具化,万金油化,一方面吧中国文明歪曲化,妖魔化。其实这样的阅读方式是中国问题的真正病灶之一

评分

作者似乎仅仅是在罗列19世纪的思想,然而身为海德格尔的学生却没有对虚无主义进行细致的分析,也没有对黑格尔哲学与虚无主义关系进行阐发,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仅仅抓住存在论,这是本书的一大著作。我以为如果作者真的要回答序言中提出的问题,那就势必要围绕虚无主义进行展开了,关于宗教的,关于教育的,关于市民社会的,关于时代精神的,etc。

评分

什么时候对照看一下《理性的毁灭》

评分

翻译似有待改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