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黑格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美]弗雷德里克·拜塞尔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王志宏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97169
丛书系列:西方思想家评传丛书
图书标签:
  • 黑格尔
  • 哲学
  • 西方哲学
  • 黑格尔研究
  • 黑格尔及其研究
  • 德国观念论研究
  • 德国古典哲学
  • Hegel
  • 哲学
  • 黑格尔
  • 辩证法
  • 唯心主义
  • 德国古典哲学
  • 思想
  • 学术
  • 理论
  • 逻辑
  • 理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当代黑格尔哲学权弗雷德里克·拜塞尔全面阐述黑格尔思想的一部力作,是作者三十年来反思黑格尔及其同时代人的产物。作者首先探讨了黑格尔思想产生的语境,即德国启蒙运动的危机。接下来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宗教思想、辩证法、社会和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以及美学做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黑格尔的思想以深刻晦涩著称,而作为西方古典哲学研究大家的拜塞尔,却能以非常清晰和精炼的方式,展现黑格尔思想的魅力。本书可说是介绍黑格尔思想的最佳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拜塞尔:美国雪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任教。西方古典哲学权威,黑格尔哲学研究大家。著作等身,主要有《理性的命运》《德国理想主义》《浪漫律令》,编有《剑桥黑格尔指南》。

目录信息

目录
前言
导论
相关性问题
方法问题
略传
第一部分 早期观念与语境
第一章 文化语境
启蒙的黄昏
反基础主义
泛神论论争
虚无主义的诞生
历史主义的兴起
“理论—实践”之争
第二章 早期理想
浪漫主义的遗产
至善
伦理理想
政治理想
宗教理想
分裂的挑战
第二部分 形而上学
第三章 绝对观念论
形而上学问题
何谓绝对
主—客同一
“观念论”的含义
观念论与实在论、自由与必然的综合
泛逻辑主义的神话?
第四章 有机世界观
有机的维度
有机论的兴起
古典的和基督教的起源
斯宾诺莎的遗产
康德的遗产与挑战
回应康德
为《自然哲学》辩护
关于《自然哲学》的神话
第五章 精神的领域
生命和精神
爱的精神
爱的形而上学
爱的转变
第六章 宗教的维度
永无止境的争论
早期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法兰克福时期的倒转
新宗教
成熟的观点
上帝的概念
同一性论题
第三部分 认识论的基础
第七章 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批判性基础
关于辩证法的神话和传说
《逻辑学》中的辩证法结构
《精神现象学》中辩证法的任务
第八章 唯我论和主体间性
虚无主义的幽灵
论证的语境
欲望辩证法
主人和奴隶
第四部分 社会和政治哲学
第九章 自由与权利的基础
形而上学与政治
自由的概念
自由的背叛者?
法律的基础
马基雅维利的挑战
一个改革者的观念论(理想主义)
第十章黑格尔的国家理论
黑格尔的政治规划
对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判
伦理生活
有机国家
市民社会
国家的结构和权力
第五部分 文化哲学
第十一章 历史哲学
黑格尔与历史主义
历史中的理性
理性的狡计
恶的问题
生命的意义
黑格尔反对存在主义者
第十二章 美学
黑格尔美学的悖论
从属论
艺术作为认知
艺术之死
后记:黑格尔学派的兴衰
术语表
注释
拓展阅读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伍德的《黑格尔的伦理学》这篇中(P215)说,现象学讲西方文化精神历史的第五章(Chapter 5)始于希腊的伦理生活,终于现代个人主义的道德问题,伍德注释中给出分别是米勒的英译本的第444-476节和599-671节,而这些小节实际上属于现象学第6章,而非第5章。 另,同页,伍德说,...  

评分

#p.s. 怎样才算一个好的解释,按亚里士多德《论题篇》中的说法,要用更清晰的东西来解释不那么清晰的东西。我认为拜泽尔做到了这点。当然,好的解释不等于完全准确的解释。 #形而上学 拜泽尔极力推崇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底色(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就其存在而言的存在者,普遍物与...

评分

非常好的入门书。 开始是被老师推荐而去买的,现在发现这一套我都很喜欢了。 这套书本来的目的是打消读者对于Great Book的畏难情绪,虽然是英文原版引进的,但是文字非常简单流畅,而且也都是大家之言。 像里面的Paul Guyer就是美国现在研究康德首屈一指的学者。  

评分

这本书是全面分析深入研究的黑格尔的学术力作。读完深深感觉不明觉厉:每个字都认识,但作者的每个意思,黑格尔的每个观点,都没弄明白。门外汉终究是门外汉,看完一遍就记住三个词:形而上学,辨证法,还有《法哲学》,大致了解康德和黑格尔的格格不入……但还是不懂。黑格尔...  

评分

伍德的《黑格尔的伦理学》这篇中(P215)说,现象学讲西方文化精神历史的第五章(Chapter 5)始于希腊的伦理生活,终于现代个人主义的道德问题,伍德注释中给出分别是米勒的英译本的第444-476节和599-671节,而这些小节实际上属于现象学第6章,而非第5章。 另,同页,伍德说,...  

用户评价

评分

虽说有些地方突然结束有点意外(比如形而上学那一章),但总体的阅读感觉非常好。篇章短小精悍,但全书提供的理解线索比较多。

评分

我老师的译作。Beiser的讲述总是那么清晰,建议结合他的《浪漫的律令》8-10章一起看

评分

蛮好的。

评分

视角比较侧面的一本导论,比较快翻完了

评分

“我们都踩在后黑格尔时代的尸骸上”,真正击败他的是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