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枝晃,1911年生於大阪。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1975年退休後被該大學授予名譽教授稱號。曾參與原東德(德意誌民主主義共和國)文化部的吐魯番寫本研究,以及法國CNR ERA438敦煌寫本研究,並任哥本哈根大學、南開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客座教授。1959年獲得日本學士院,1972年獲得法國硃裏安奬。1998年去世,著作有,居庸關》(和著)、《高昌殘影》、《敦煌學及其周邊》。
你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是你真的瞭解它麼?
你知道比甲骨文更早的漢字是什麼樣的?你知道漢字最初的用途是什麼?你知道人們常用的隸、楷、行、草四書是什麼樣的關係?你知道從刻畫在甲骨、金石上的漢字到寫在簡牘上的漢字、寫在絹帛上的漢字,再到寫在紙上的漢字,最後到印刷在紙上的漢字,其間經曆瞭多少麯摺漫長的努力?
在這本小書裏,日本著名敦煌學專傢藤枝晃教授,用簡潔流暢的文字和百多幅珍貴的圖片,聯係漢字載體的材料和形式、製作方式、收藏方式等,饒有趣味地為你講述瞭漢字三韆五百年的發展與進化。這是一些你或許已經有所耳聞,或許還從未聽說過的,但卻是應該知道的知識。
本書第一版1971年由日本岩波書店齣版。翌年,法國學士院給這部著作頒發“硃裏安奬”。1991年,這部著作登上岩波書店“同時代藏書版”排行榜,並再版。同年年尾,知識齣版社齣版此書的中文版,書中的大量資料對中國在該學術領域的研究産生瞭很大影響。1990年,本著作收入日本“講談社學術文庫”目錄,並發行第三版.
书是好书,内文每页都加一条渐变色太匪夷所思了。 05年的书,猜当时设计排版的人现在也觉得不好看吧。 现在新星出版社的装帧风格和当时差异还真是不小。
評分自吾來美國已一寒食年。於回國之際,借此書於圖書館。促然閱之,盛感婉約與柔情。謹以此文記此刻心情,恐久而淡忘。 全書讀完,最讓我眷戀的部份莫過於篆書刻印的發展、楚帛文字以及太學的十二經石刻了。 印,篆書。 從小就對這種文字帶有一種特殊情懷。那是我們中華帝國千年...
評分自吾來美國已一寒食年。於回國之際,借此書於圖書館。促然閱之,盛感婉約與柔情。謹以此文記此刻心情,恐久而淡忘。 全書讀完,最讓我眷戀的部份莫過於篆書刻印的發展、楚帛文字以及太學的十二經石刻了。 印,篆書。 從小就對這種文字帶有一種特殊情懷。那是我們中華帝國千年...
評分http://www.bookuu.com/kgsm/ts/2006/04/05/0794930.shtml 漢字的根本就是繁體字 用篆書、隸書寫下了文化史 三十年前即獲得法國推崇的通俗著作《漢字文化史》,相當值得長期捍衛繁體字傳統的台灣,在世界潮流逐漸將繁體字邊緣化的今天,溫故而知新,重新熟習漢字的文明演變。...
評分原价26,三折购之。 去特价书店看了一圈,有这本书和另外几本文化史的书放在一堆。封面设计比较差劲,翻了一下感觉不错,就买了下来。还没有看完。 书前有饶宗颐的序,提到作者曾经说过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争议,饶先生没有说是什么话。网络上有榮新江的考證,好像是敦煌在中国...
教科書般地工整,都是乾貨。
评分新星版的封麵太難看瞭
评分當作為古漢語寫本學的引論讀。
评分可能還是寫得太早瞭,很多解釋現在看來很荒唐,不過還是能夠看齣日本人治學的認真。
评分藤枝晃,鞦韆蕩,蕩來蕩去還在富士山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