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黎黑,美国心理史家,是以研究科学史出身的学者,对历史的韵律有着敏感而丰富的体察。作者在构建此书时,正值西方科学史学界关于伟人说观点与时代说观点交锋更迭之际,一方面是典雅精致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无限扩张的现代节奏,而唏嘘感慨的却仍然是迷茫的人心。---...
評分它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讲述久远的“背景”…… 作者自己也说“愿意将时间花在现代史学上的学者们可以选择《现代心理学史》”…… 这也不是一本入门级的读物……
評分这是心理学指定的教材, 蹭了几节的课, 大致扫了一下, 感觉还不错, 至少是我喜欢的风格 一直想找出来仔细读读, 没能有机会, 仍为珍藏。。。 6.7.2012,正是这个假期,让我期盼到了这本书的纸版,从图书馆回来的书中, 这是唯一的一本心理学读本。在未来...
評分98年的译本,相当经典的教材。用了大概一半的篇幅探讨各流派产生的哲学和历史文化背景,用各学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在逻辑串起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学派间的关系,相较而言,对学派本身的理论介绍较为简略。
評分98年的译本,相当经典的教材。用了大概一半的篇幅探讨各流派产生的哲学和历史文化背景,用各学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在逻辑串起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学派间的关系,相较而言,对学派本身的理论介绍较为简略。
本科所讀,原書現已不知所蹤瞭。前半古典部分讀起來還是挺有收獲的
评分寫得很好,可讀性差
评分心理學是人對自我的欲知和探求,是沒有脫離“認識你自己”的,這是知識的宿命,人所知的隻關乎人,但是心理學是部分的,不整全的,隻關乎心理的內容,這是現代人知識的特徵,專業化而離散,人已很難完整理解自己的生活,所以體驗是唯一殘剩的可被追求的東西,但體驗被異化瞭。 心理學在以往的哲學是在認識論中的,藉重生理或醫學的進步,企圖將所訴求的根源轉為科學的,這是學術史上顯明的變化。在方法上也從概念的邏輯假定轉嚮實驗的現象初設,馮特的實驗心理學即以此。但純粹實驗是無法求得理解的,心理學不能由現象過渡到公理的結論,便不算做真正的經驗科學,對哲學方法的不能完全擺脫和科學化的意欲是心理學建構發展中的一大矛盾,這也直接影響瞭各大流派的區分和劃彆。舉例來說,精神分析是哲學的,行為主義是科學的。不過事實上並不如此簡單。
评分貌似讀過 如果是 那麼這本書還是比較係統的
评分心理學由最初來源的宗教和哲學逐漸嚮科學搖擺,也許在很久以後有一半會重新歸屬於生物學範疇,另一半則會成為完全的人文科學。對於我來說,最大的意義還是對於神經分析等流派的厘清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