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與象:中國古代文化史論集,ISBN:9787532562985,作者:(美)夏含夷 著
感觉夏含夷很郁闷,一方面西方学者批评他与中国学者走的太近,太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学者自然而然地把他认作“非中国学者”。夏一方面批评西方学者不尊重和吸收中国学者的工作(见《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另一方面也不满中国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他的研究(见《仁之...
評分感觉夏含夷很郁闷,一方面西方学者批评他与中国学者走的太近,太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学者自然而然地把他认作“非中国学者”。夏一方面批评西方学者不尊重和吸收中国学者的工作(见《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另一方面也不满中国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他的研究(见《仁之...
評分全书批评了廖名春,李学勤,李零等大腕,特别是对学勤,真是一派幽怨。好吧,看看夏先生的水平。 下面是我读时发在手机上的几段吐槽,懒得找对应的页码了: 1,第二次贞问如果得到前卦的可能性是1/64,怎么会是1/4096。什么神逻辑。 未贞问前心存某卦,两次贞问都得此卦,那才...
評分感觉夏含夷很郁闷,一方面西方学者批评他与中国学者走的太近,太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学者自然而然地把他认作“非中国学者”。夏一方面批评西方学者不尊重和吸收中国学者的工作(见《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另一方面也不满中国学者有意无意的忽略他的研究(见《仁之...
評分全书批评了廖名春,李学勤,李零等大腕,特别是对学勤,真是一派幽怨。好吧,看看夏先生的水平。 下面是我读时发在手机上的几段吐槽,懒得找对应的页码了: 1,第二次贞问如果得到前卦的可能性是1/64,怎么会是1/4096。什么神逻辑。 未贞问前心存某卦,两次贞问都得此卦,那才...
對於那些打低分的,隻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劍橋上古史序和最後那篇“何謂中中學術”很有意思,感觸最大的還是夏含夷先生所言不分中西,大傢身份都不過是研究者而已的想法...雖然人無法超脫所處環境,這種想法終究不過虛妄,但這種想法本身值得敬佩
评分前半研究思路與角度很值得學習,後半掐架功夫不太行
评分夏氏的文字不錯,能從蘇格拉底對話聯想到《周易》、《詩經》的象徵,能從早期《聖經》寫本聯想到齣土儒書的內容訛誤。考證大小剋鼎是宣王時代那篇有說服力。談中土學者和海外漢學傢扯皮恩怨的,有些內容。
评分真愁人這書,看著八卦的份給三星
评分序言很有意思,像是在勸誡美國漢學傢們,可對我們確是個打擊。讀瞭有關《詩經》與青銅器研究的部份,夏氏讀書的仔細與對比、關聯研究方法的運用,讓人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