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

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灏
出品人:
页数:99
译者:顾忠华
出版时间:2004-10
价格:12.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49692
丛书系列:思想史研究小丛书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张灏
  • 谭嗣同
  • 历史
  • 海外汉学
  • 哲学
  • 烈士
  • 中国近代史
  • 烈士精神
  • 批判意识
  • 革命精神
  • 历史反思
  • 社会批判
  • 理想信念
  • 民族精神
  • 思想启蒙
  • 独立思考
  • 社会责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分别讲述了谭嗣同的一、性格、身世与环境;二、心路历程之一:宗教心灵的涌现;三、心路历程之二:影响和变化;四、心路历程之三:由保守到激进;五、仁学。

作者简介

张濒(1937―)哈佛大学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家。

目录信息

原版前言

一、序论
二、性格、身世与环境
三、心路历程之一――宗教心灵的涌现
四、心路历程之二―一影响和变化
五、心路历程之三――由保守到激进
六、谭嗣同的仁学
七、结论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说起谭嗣同,大多数人都会膝跳反应地想到“戊戌六君子”。“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诗(有学者“打假”说,原诗应为“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只是后来为康梁所篡),临刑前“有...  

评分

1898年,随着六颗人头的落地,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划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康梁流亡,所有与新政有关的人,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流放,成了近代中国史上一件不忍触碰的伤痛往事。尤其是“戊戌六君子”横死菜市口的惨状,提及更是令人唏嘘不已。但从增量历史观来说,正是他们的鲜血...  

评分

谭嗣同曾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道出其使命感,但是他的仁糅合了墨子摩顶放踵的任侠精神、普救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和基督教士冒险犯难的传道精神。 结论 谭嗣同的思想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代表性。因为有其特殊性,我们无法以清季知识分子间的主要论战(如今古文之争...  

评分

我认为此书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1.对于谭激进思想的内在理路,张灏回溯到儒家仁与礼的矛盾,并且对张载《西铭》作了一个异于传统道学的诠释,突出了杨时批评的合理性,这显然是个有意的思想史错误。离开这一点,这部书的解读将大打折扣。但这种论证的需要是否经得起推敲,需...  

评分

1898年,随着六颗人头的落地,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划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康梁流亡,所有与新政有关的人,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流放,成了近代中国史上一件不忍触碰的伤痛往事。尤其是“戊戌六君子”横死菜市口的惨状,提及更是令人唏嘘不已。但从增量历史观来说,正是他们的鲜血...  

用户评价

评分

无Fuck可说

评分

逻辑非常清晰明了

评分

“明明城南,如何云忘;城南明明,千里恻怆。”——谭嗣同《城南思旧铭》/ 世界意识、唯心倾向与超越心态/ 恐怕死亡阴影与宗教心灵才是烈士心中最幽深的那一块 / 读这本书,在宣武门到菜市口的公交上。

评分

比《梁启超》更好看,思路大体是一样的:中国士人脑子里儒学、子学、大乘佛学相互激荡,十分拧巴,西学的输入(虽然很肤浅很表面)引爆了传统中的内在紧张,勾起了人们传统思想中隐而未发的批判性。(ps:谭的唯心倾向影响了后来的二十八画生)

评分

前半段不错 后半段感觉在重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