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讲述了谭嗣同的一、性格、身世与环境;二、心路历程之一:宗教心灵的涌现;三、心路历程之二:影响和变化;四、心路历程之三:由保守到激进;五、仁学。
张濒(1937―)哈佛大学博士,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近代思想史家。
我认为此书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点:1.对于谭激进思想的内在理路,张灏回溯到儒家仁与礼的矛盾,并且对张载《西铭》作了一个异于传统道学的诠释,突出了杨时批评的合理性,这显然是个有意的思想史错误。离开这一点,这部书的解读将大打折扣。但这种论证的需要是否经得起推敲,需...
评分谭嗣同曾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道出其使命感,但是他的仁糅合了墨子摩顶放踵的任侠精神、普救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和基督教士冒险犯难的传道精神。 结论 谭嗣同的思想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代表性。因为有其特殊性,我们无法以清季知识分子间的主要论战(如今古文之争...
评分1898年,随着六颗人头的落地,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划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康梁流亡,所有与新政有关的人,不是被罢官,就是被流放,成了近代中国史上一件不忍触碰的伤痛往事。尤其是“戊戌六君子”横死菜市口的惨状,提及更是令人唏嘘不已。但从增量历史观来说,正是他们的鲜血...
评分谭嗣同曾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道出其使命感,但是他的仁糅合了墨子摩顶放踵的任侠精神、普救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和基督教士冒险犯难的传道精神。 结论 谭嗣同的思想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代表性。因为有其特殊性,我们无法以清季知识分子间的主要论战(如今古文之争...
评分谭嗣同曾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道出其使命感,但是他的仁糅合了墨子摩顶放踵的任侠精神、普救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和基督教士冒险犯难的传道精神。 结论 谭嗣同的思想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代表性。因为有其特殊性,我们无法以清季知识分子间的主要论战(如今古文之争...
王船山,张载 气,仁,心力
评分一向喜欢谭嗣同的为人,但没做过深入了解,偶从弃物堆里拾到这本小书,大感喜悦。作者依治学习惯,认为谭的思想从磨合归纳各家学说而来,在我看来,那却分明是从他对如来藏的悟解中散射出来,顺手借儒释道耶各种名言作表诠而已。
评分谭嗣同的仁是借用了以太的学说,再加上其自身对宗教、道德心力的重视,产生出的以平等博爱为终极取向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佛学和道德戒律融汇其中。看似虚无却如此激进,对于心力的渴求对后世影响深远。张灏先生说剖析他的心路历程,寻求的是他对个人与历史的反应。
评分谭嗣同的仁是借用了以太的学说,再加上其自身对宗教、道德心力的重视,产生出的以平等博爱为终极取向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佛学和道德戒律融汇其中。看似虚无却如此激进,对于心力的渴求对后世影响深远。张灏先生说剖析他的心路历程,寻求的是他对个人与历史的反应。
评分一向喜欢谭嗣同的为人,但没做过深入了解,偶从弃物堆里拾到这本小书,大感喜悦。作者依治学习惯,认为谭的思想从磨合归纳各家学说而来,在我看来,那却分明是从他对如来藏的悟解中散射出来,顺手借儒释道耶各种名言作表诠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