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生。《人民日報》評論員、主任編輯。專業
是為《人民日報》撰寫社論和評論員文章。業餘主要
從事中國政治體製改革及經濟體製改革的研究,並頗
有建樹。主要作品有小說集《綠色的深淵》, 雜文集
《神通廣大》,評論集《墨中三味》, 古典詩歌注譯集
《一詩一畫》等。
1953年生。《人民日報》社主任記者、主任編輯,
法學碩士學位。十多年來,以主要精力從事中國經濟
改革調查與寫作,遍訪30多個省市區的鄉村和城市。
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農村改革》,《瞬間與曆
史》,《曆史不再徘徊― 人民公社在中國的興起和失
敗》等。
本書是一本介紹20世紀社會上發生的重大頭條新聞的書。書中編選瞭100年間數百種報刊反映重大曆史事件、見證重大曆史關頭的重要新聞頭條。
这本书很不错,对我来说有一点中国现代史的味道,因为他讲的正是我有记忆之前的那些故事。当然,此书也有些政治使命,就是为改革摇旗呐喊,而这些政治思路在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后,证明它是正确的。 书的主线就是“交锋”,是建国以来改革派在思想领域三次与“左”路线的激烈交...
評分此书在1990年代末发行了200万本,形成所谓的“交锋”热,甚至给作者惹上了官非。 但现在看来,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此书实在有点平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中的观点太过政治正确,基本上没有脱离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 若论纪实意义,作者连提...
評分在全球宏观经济一片黯淡,即便被视为奇迹的中国也步履蹒跚的现下,回顾过往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说它野蛮也好,说它粗放也罢,总有一种双城记开头狄更斯的感慨: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相比,交锋的脉络更为清晰,这大抵是编年史和纪事本末的...
評分此书在1990年代末发行了200万本,形成所谓的“交锋”热,甚至给作者惹上了官非。 但现在看来,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此书实在有点平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书中的观点太过政治正确,基本上没有脱离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 若论纪实意义,作者连提...
評分山水间读《交锋 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马立城 凌志军著 今日中国出版社 1、关于思想解放 既云“解放”,自然是有所束缚。人非生而知之,束缚从何而来?自然是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在当代中国,就是马列主义。作者极尽渲染的歌颂三次思想解放的...
此書雖為20年前的一本舊作,但對當下仍有意義。進入21世紀以來,一方麵官方對齣版物的管製日趨嚴格,另一方麵民眾的注意力也發生瞭轉移和分散,類似的圖書很難見到瞭,更不可能成為暢銷書。對於九零後和零零後來說,瞭解改革開放的整個曆程和脈絡,應是必須補上的一課。有些評論認為,體製內的人寫書,存在諸多限製或自我設限,這話當然不錯。但其實沒必要求全責備。作者麯筆或故意迴避的那些內容,真想知道的,自然有自己的途徑。據考,李白的作品流傳至今,僅剩十分之一左右,其餘的全部失傳瞭,但沒有人會因此而不讀李白,聲稱“除非全部找齊他的作品,否則就不能讀李白”。更有甚者,認為大陸齣版的政論性圖書一律不能讀,要讀隻能讀港颱齣版的,這就更荒唐瞭。持這樣淺薄之見的,不僅讀書不多,而且連40年來齣版管製鬆緊時期都不清楚。
评分三次思想解放貫穿一條反“左”主綫。。。。這本沒有5年後齣版的由淩誌軍獨立執筆的《變化1990年-2002年中國實錄》更生動紀實。可能這個也和當時所處的時代有關,90年代中後期在處理這類曆史重大迴顧時還沒有更寬泛的空間。
评分十多年後,我們連交鋒的意願都被搶錢的衝動取代瞭
评分三次思想解放貫穿一條反“左”主綫。。。。這本沒有5年後齣版的由淩誌軍獨立執筆的《變化1990年-2002年中國實錄》更生動紀實。可能這個也和當時所處的時代有關,90年代中後期在處理這類曆史重大迴顧時還沒有更寬泛的空間。
评分90年代是一個思想激烈交鋒的年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