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葛兆光
出品人:
頁數:654
译者:
出版時間:1998-04-01
價格:4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902011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葛兆光
  • 曆史
  • 哲學
  • 中國
  • 思想
  • 國學
  • 文化研究
  • 中國古代思想
  • 七世紀前
  • 知識體係
  • 信仰世界
  • 曆史文獻
  • 哲學思想
  • 文化史
  • 宗教信仰
  • 學術史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個人的觀察角度與理解視野,對上古到七世紀以前的中國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曆史進行曆史的研究與描述。本書不僅關心古代中國精英與經典思想的發展,而且分析這些思想得以形成與確立的知識來源和終極依據,不僅描述古代中國在七世紀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的曆史。本書改變過去作為教科書的思想史以人為中心的章節模式,引徵豐富的古代文獻,也參考現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與敘述從上古以來到七世紀以前的中國人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及其連續性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說明今天中國的思想傳統是如何從古代到現代被逐漸建構起來的。

著者簡介

葛兆光:清華大學教授。1950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198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也是席殊好書俱樂部導讀專傢。已齣版的主要著作有《禪宗與中國文化》、《道教與中國文化》、《漢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國經典十種》、《中國禪思想史》等。

圖書目錄

1、導論:思想史的寫法
2、 引言 思想史的寫作
3、 第一節 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曆史
4、 第二節 知識史與思想史
5、 第三節 “道”或“終極依據”
6、 第四節 連續性:思路、章節及其他
7、第一編
8、 引言 遙遠的古代
9、 第一節 重構上古思想世辦界:傳統文獻、現代理論以及考古發現
10、 第二節 蔔辭中所見的殷人觀念係統
11、 第三節 周代殘存文獻與銅器銘文中所見的思想演進
12、 第四節 作為思想史的漢字
13、 第五節 後世思想史的背景:儀式、象徵與數字化的世界秩序
14、第二編
15、 引言 所謂“軸心時代”
16、 第一節 春鞦戰國時代的一般知識與思想
17、 第二節 “士”的崛起與思想變異
18、 第三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 儒
19、 第四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 墨
20、 第五節 思想傳統的延續與更新 道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中国思想史上,所谓百家争鸣,其实都是汉人(汉书.艺文志)对前人的归纳,当时的人们也许并没有如此明确的门派之见,所以一门之内,分野也很明显,如今日之儒不同往日之儒。(韩非子: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如子贡一心一意维护孔子,子游看重礼的意义,子夏却认为礼的仪式和意...  

評分

从毕业的人群中我已能窥见自己一年后的情形。如果说我读研的一大遗憾,大抵就在于未听先生的话去做清水江文书,这使得三年未能恒守一个研究方向,而茫然自行摸索治学路径。而若说读研有一大收获,恰也正在于此,先生学问以义理、考据为旨,以涵咏心性为依归,正因没有入文书研...  

評分

我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中发现了史学大家作品的特点:其一,他在引经据典时的细致和大胆,足以见得作者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倒不一定非得证明自己有何等渊博的思想。其二,他的作品介于或者是错综于国学,史学,考古学,甚至哲学之间,他必须找到自我的核心部分,才能使...  

評分

——读思想史作品,最想看到的是思想的脉络和发生变异的背景。 葛老师的这本书,我现在终于读完了秦汉以前部分,感觉颇多。读第一部分方法论的时候,对葛老师的基本取向和要解决的问题我是赞同的,但实际书写内容和方式并不敢恭维。读完春秋战国部分,这种感觉尤深。整篇文章与...

評分

这本书我读是有故事的,和一个哥们在qq上聊天,看见他签名档改成了张载的为天地立心啥的,就问问他啥意思。他直接说了这本书的名字,很狂地叫我读完这本书再来和他讨论吧。看了看前面网友的帖子,很多人匆匆在1星期之内读完了,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又不是神雕天龙之类的小说...  

用戶評價

评分

: B2/4739#1*1

评分

大二寒假裏打著應急燈,邊讀邊抄。

评分

作為思想史通史確實不錯,即注意外部的歷史環境變遷,又著眼思想史內在理路的發展引起思想上的變遷。讓我重新認識瞭儒釋道。

评分

電子科大圖書館藏

评分

果真如評論說的那樣,作者行文有些囉嗦,而且正文沒有很好地實現在導論部分體現齣的野心,所以作者說,大傢對此書的關注度似乎主要寄住在導論部分,也就不奇怪瞭。不過獨力完成一部有價值的思想史寫作實非易事,也能體會到作者在導論中說的一些時候的無力感。至少作者提供瞭一種新思路,還是難能可貴的。而且此書並不差,給瞭我一些背景知識上的補充和啓發,這是以前我看類似的書所沒有的瞭解和認識過的,總體上說是一本挺不錯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