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追随康德的思路,重估20世纪西方哲学的四大主要流派--马克思主义、英美分析主义、美国实用主义和欧陆哲学,并认为这四者在20世纪的发展和演变都是出于对康德哲学的回应。若就知识的全面性而言,此书显然不如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没有罗列很多的人头及其学说,但它从康德哲学出发,向读者介绍了参与20世纪西方哲学讨论的主要人物和其问题,展示的是上个世纪西方哲学的焦虑点及其切入的角度与方法。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它并不是一本20世纪西方哲学史,以此类方法评介某一时期哲学的书籍并不多见,在英语世界中,关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书,仅法国哲学家文森特·德贡布教授的《当代法国哲学》(中文本新星出版社,2007)与此类似。
汤姆·洛克摩尔(Tom Rockmore),美国杜肯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德国哲学,在德国观念论(German Idealism)方面造诣高深。主要著作有:《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读》、《黑格尔:之前和之后》、《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等。徐向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论、形而上学、早期现代哲学、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等。主要著作有《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怀疑论、知识与辩护》、《理解自由意志》等。
打第一眼起,“在康德的唤醒下”这个题目就有点怪。康德去世N年了,还能“唤醒”什么?还能唤醒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等?究竟什么叫“在康德唤醒下”?可以说“在我的唤醒下”吗?显然可以说“在我的帮助下”、“在我的支持下”、“在我的说服下”,但不能说“在我的唤醒下”,...
评分打第一眼起,“在康德的唤醒下”这个题目就有点怪。康德去世N年了,还能“唤醒”什么?还能唤醒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等?究竟什么叫“在康德唤醒下”?可以说“在我的唤醒下”吗?显然可以说“在我的帮助下”、“在我的支持下”、“在我的说服下”,但不能说“在我的唤醒下”,...
评分打第一眼起,“在康德的唤醒下”这个题目就有点怪。康德去世N年了,还能“唤醒”什么?还能唤醒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等?究竟什么叫“在康德唤醒下”?可以说“在我的唤醒下”吗?显然可以说“在我的帮助下”、“在我的支持下”、“在我的说服下”,但不能说“在我的唤醒下”,...
评分打第一眼起,“在康德的唤醒下”这个题目就有点怪。康德去世N年了,还能“唤醒”什么?还能唤醒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等?究竟什么叫“在康德唤醒下”?可以说“在我的唤醒下”吗?显然可以说“在我的帮助下”、“在我的支持下”、“在我的说服下”,但不能说“在我的唤醒下”,...
评分打第一眼起,“在康德的唤醒下”这个题目就有点怪。康德去世N年了,还能“唤醒”什么?还能唤醒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等?究竟什么叫“在康德唤醒下”?可以说“在我的唤醒下”吗?显然可以说“在我的帮助下”、“在我的支持下”、“在我的说服下”,但不能说“在我的唤醒下”,...
一般介绍。
评分翻译的很好
评分发动机康德
评分前面两章看得我心潮澎湃,结果后面就失望了。。。
评分不失为高屋建瓴之作,但是以对大量思想家的误解为代价。作者认为康德认识论中蕴含了表象主义和建构主义两条认识论道路,二十世纪的四种哲学传统主要地是沿着表象主义传统前进的,最终这些传统都失败了。应该重新考虑建构主义进路,并沿着黑格尔对认识论的历史转向再出发。就我所知,作者不仅忽略了分析哲学传统中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也误解了逻辑经验主义中更复杂的物理主义进路,尤其是,他全面地误解了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他所分析的是一个教科书版本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恩格斯还是卢卡奇,它们都是把认识论问题转向了历史,如果作者读过卢卡奇而不是道听途说的话,他一定会从卢卡奇那里获益匪浅,因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花了很大篇幅来与康德对话,并试图用历史的思想超越康德的认识论,而不是仅仅像作者以为的直接诉诸意识形态的特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