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我们用这位思想家的名字作标题,以之代表其思想的实事。
实事,即争执,本身乃是一种争辩。让我们的思想去探讨这个实事,让我们的思想去期备这个实事——这个目标构成了眼下这本书的内容。
本书原为作者1936年至1940年间在弗莱堡大学做的讲座,又附加了若干篇论文。这些论文作于1940年至1946年之间。它们是对一条道路的扩建,而当时尚在行进中的各个讲座就在这条道路上为争辩开路。
讲座文本现在是按照内容编排起来的,而不是按课时顺序。但讲课特征仍旧保留下来了,包括无可避免的冗长的陈述和复述。
作者有意地经常从尼采著作中采取同一文本予以多次探讨,当然往往是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此类文本也许已经为一些读者所熟悉,甚至是被清楚地认识了的,之所以也保留下来,是因为在每一个已被认识的文本中都还隐藏着值得思想的东西。
文中所作的重复言述乃是为了一再重新去深思若干规定着整体的思想。至于这些思想是否、在何种意义上、以何种广度保持为值得思想的,这是要通过争辩来澄清和裁定的。对于讲座文本,作者删去了一些常见的语气虚词,化解了一些复杂的句子,模糊不清处作了说明,错讹处作了更正。
但成文付梓后,也就失落了口头演讲的一些长处。
总体上看,本书意在审视作者从1930年以来直至“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发表于1947年)所走过的思想道路。因为我在此期间付印的两个短篇演讲稿“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发表于1942年)和“论真理的本质”(发表于1943年),早在1930年至1931年间就已经完成了。拙著《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初版于1951年)收有1936年至1943年之间写的一篇论文和几篇演讲稿,它们只能间接地让人对这条道路有所认识。
如果有读者亲自动身踏上了本书所走过的道路,那他也许就会看到,与“尼采”这个实事的争辩从何而来,去往何处。
十月,桂花开始无处不在,我们去富盛看到一垄垄茶树,看到御茶村一块大大的匾子,乡间的空气还有太阳,那个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十六家的小镇,在丘陵里,小树林里,我们终究是过客,这个敏感的季节,到处腐烂和收获。 秀秀小妞早上折完被子时,怒火中烧,仿似被我虐...
评分海德格尔的尼采虽然被认为是被海德格尔解释的尼采,并非尼采的真相,但我相信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的深刻性展示出来。如果缺少海德格尔对尼采基于整个哲学史的解说,尼采可能还在一片黑暗中。 在海德格尔那里,尼采用颠倒的方式完成了形而上学的历史,与柏拉图构成整个形而上学的...
评分十月,桂花开始无处不在,我们去富盛看到一垄垄茶树,看到御茶村一块大大的匾子,乡间的空气还有太阳,那个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十六家的小镇,在丘陵里,小树林里,我们终究是过客,这个敏感的季节,到处腐烂和收获。 秀秀小妞早上折完被子时,怒火中烧,仿似被我虐...
评分尼采喜欢女人,但是不喜欢追女人,因此女人们有很多都喜欢追他。因此才有这本书,因此好多的书上都记载了尼采的风流韵事,因此才有了这么一个丰满的人物。
评分funky monkey中学初二5班 孙小宝 本文献给我初一的政治老师尼采,写这篇文章时敬爱的尼老师几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5555 记得初次见到尼老师是我初中的第一节政治课,他是个穿着hiphop一头莫西干的健硕黑人青年。那天尼老师迟到了2分钟,然后他说他最恨...
想起了当年的中二岁月
评分夹了太多私货。
评分想起了当年的中二岁月
评分众所周知,此公为人荒诞不经,为文狂放无羁,而且终于精神错乱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得到了透彻的梳理,这还要归功于海德格尔一边力求回到伟大哲学家原典本身一边又始终插入自己观念的分裂性沉思,当然最大的功绩依然是尼采的权力意志:最开始是我柏拉图就是真理,理念即真理;然后基督教给出许诺,降解为大多数人的柏拉图主义;再后真实世界变得不可达而只可设,哥尼斯堡的儒家康德道德化形态;第四德国唯心主义理性打个哈欠,实证主义鸡鸣;第五尼采实证主义历程;最后尼采将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一并废除。尼采超出了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阐释的范畴,查拉图斯特拉开始悲剧轮回,快乐的科学下超越性重估一切价值,无目标的生命终极智慧方为真正目标,艺术之美反转并摧毁西方哲学系统以此重溯真理,对命运的爱才是佛陀之超人。海氏所思的尼采始终未超过《悲诞》中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然而德勒兹大抵可以揭示从海回尼的道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