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续笔》是赵珩先生继《老饕漫笔》之后的又一力作。
全书共四十篇,风格依然如《老饕漫笔》,用白描式的笔记体写食话,写口腹之欲,记风物人情,述历史掌故,亲切自然而优雅,流露出作者对精致生活的一份眷念。
赵珩,1948年生于北京。原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多年来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的研究,著有《老饕漫笔》、《彀外谭屑》等。
或許這篇書評和書沒太大的關係,只是想到了就寫。而寫下得緣由則恰巧是正好讀完此書。 大抵吃貨都自認為是饕餮的,美食當前總是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然後才開始開動。老饕想見的則是著書作文,《老饕續筆》的“自序”中說書中不放照片的原因是“無論‘漫筆’、‘續筆’都不僅僅...
评分1 其实看书若投入,还是挺快,近两天陪朋友跑繁琐的学位认证,竟用等号和坐地铁的时间就给翻完了。 2 记得赵珩是舌尖上的中国顾问,纪录片拍的声情并茂泪水涟涟,想必书也不会太难看,想着续笔时间接近可以触碰,便入了一本。结局却是没有惊喜,只得中规中矩。 食物倒是更加五...
这本书也是不易,是当代食话里少有的杰作了,成功的勾起了我的食欲,只是,谈论的食材或是时鲜海产,千古不变的美食阳澄湖大闸蟹,或是西方美食如德国炖猪膝,烤乳猪,或是偏远地区的食物,如嘎嘎,烤馕,没有一样,是当代独有的美食,也没有一样,是民国时期有今日亦有的煎炒烹炸菜,这是饮食文化的青黄不接啊,所以没东西可写的赵先生写了不少掌故,可惜又没有唐鲁孙先生的见识,不禁慨叹,多少东西我们吃不到了,而且,当代食话,最好也就是这种层次了,不禁黯然
评分老饕漫笔是这两年一直想看但不好买的书,在多抓鱼上看到续笔立马收了。怎么说呢,跟之前读过的作者北京口述史给我的感觉很像,虽然不能怪人家确实出身名门天生眼界不同吧,但始终有一种领导写作、专家指点的倚老文风在。美食信息有点水,篇章安排得也很乱,观点有阶级局限性。不推荐
评分懂吃不懂做,差点意思
评分可惜了,较《老饕漫笔》而言,这本书只能称为续貂之作,内容和水平跟前一本已不在一个级别上,也打破了之前对赵先生的一些好印象。果然就怕货比货,尤其是拿自己同一题材的前后作品来比较,高下立判。
评分2014第26书。赵珩先生出自名门,笔下透出没落贵公子气。去年,俺读他《老饕漫笔》时,以为他至少80多了,未料他只比老爸长一岁。如今,许多俊男美女自诩为吃货,其实真正的吃货还得算是赵先生这样肚里有货的。世上本无吃货,吃的多了,便成了老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