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
卢卡奇《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逐段分析 卢卡奇在文章的引言中就大胆放言,“即使……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需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
评分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的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必读书目。卢卡奇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深入地分析,试图寻找当代资本主义困境的新出路,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断断续续看过两次,还是没有理解透彻,这也是哲学著...
评分什么是阶级,什么又是政治……其实,这一切都是历史或换言之,都是历史观念。远的从荷马、春秋说起,近的如过江之鲫。我国历史传统可谓源远而流长矣。但是,历史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有时是一种文学叙事(海登·怀特语),即便是编年史派的统计和细化也不足也让其还原为主体的内...
评分Georg Lukacs《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思路 这是青年Lukacs在1919-1922年写的一些文章的结集,却是Lukacs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思想史上尤其是左派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剑桥20世纪政治思想史中说:“Lukacs是第一个严肃地评估黑格尔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作用并重新把握到...
评分1922年,时年37岁的卢卡奇在为《历史与阶级意识》这部论文集子专门写的《物化与无产阶级意识》一文中,发挥出属于自己的物化概念。我们必须看到,尽管物化与异化十分相似,卢卡奇也绝不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解释学、训诂学者,他在论述中散发出浓厚的黑格尔以及德国古...
《物化批判》首先谈论了拜物教问题,对话伙伴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恩格斯、1844手稿的马克思、1945-1948的马克思。之后谈论了现代官僚制问题,对话伙伴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韦伯。最后对之前的谈话总结,谈论了危机问题,得出了两个结论。《新教伦理》的Beruf(天职)观念很有意思,它使得之后入世的清教徒得以可能。上次有个系列讲座谈到这个,可惜那时完全听不懂,也就没能记下笔记。
评分一方面坚持理性的,批判的思维,另一方面相信绝对,这导致了歧义。他的理性思维认为,关于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提出并加以解决,以及所有这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信念,悄悄地被另一信念所替换,即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一劳永逸地得以解决,只是哲学家们由于阶级的局限,还没有理解和接受这种解决方式。绝对真理已经被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世上。在卡尔马克思之后,世上再没有什么在原则上或在事实上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绝对知识已经诞生,只是对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对那些不愿意和不能够接受它的人,才是隐蔽的。于是,反对神话和争取理性的斗争得以从神话的立场加以实施:对于卢卡奇而言,除了这种恶性循环,没有别的理路出路。
评分马克思心中没有仇恨,在客观的生产关系和发展规律下,现实的人是不自主的,难道有人甘愿做无产阶级吗?有几个人不想成为大资产阶级呢?要消灭的是压迫人的社会关系,而非人本身; 资本主义道路的尽头是一切文明的毁灭和新的野蛮状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不仅是解放自身和全人类,而且将保存以往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存在革命的合法性问题); 组织问题与共产党/先锋队问题,革命进程的有机性质与有意组织,作为整体行动的党与组织成员的关系; “自由并不代表价值本身。自由必须为无产阶级统治服务,而不是无产阶级统治为它服务”。
评分看不懂啊……
评分对于理解西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滥觞有开门见山的作用,通过黑格尔的三棱镜提出马克思辩证的整体性思考 以及突出无产阶级意识的历史客观性 主体性的突破与突破资本主义社会的先锋作用 其实本质上趋于救世主的唯心主义,对于卢森堡组织与群众的思考,以及异化问题的窥探……都不可小觑,而具有洞悉性,读完全书再回来看卢卡奇于1967年对于此书的反思漓清,更具借鉴意义,在此不过多赘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