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篇·法律篇》内容简介:就了解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源流来说,西塞罗的《国家篇》和《法律篇》这两部著作早就该翻译了。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末,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才得以完成。这其中的意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但这至少表明了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一种比学术自身的价值更为紧要的关系。而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以及他的这两部著作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上的价值可以说就是上述命题的另一个证据。
写于11.1.20前后 《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一、《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思想在西塞罗之前,已有萌芽,但在《法律篇》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阐发。《法律篇》中,西塞罗论述自然法的逻辑,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容易捉摸,但加以推敲,仍是有迹可循的。我试图按照自己的...
评分写于11.1.20前后 《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一、《法律篇》中的自然法思想 自然法思想在西塞罗之前,已有萌芽,但在《法律篇》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阐发。《法律篇》中,西塞罗论述自然法的逻辑,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容易捉摸,但加以推敲,仍是有迹可循的。我试图按照自己的...
评分译作与译者,倒是很般配。作者中文水平,不如大多数初中生。翻译之劣,近世少见。商务印书馆列这本书为汉译经典,实在匪夷可思。所谓汉译经典,是指原文经典,还是译作经典?如果作为劣译经典,本书倒是极有可能获此殊荣。 苏力近年来好像不糟蹋原著,他就活不下去。他要把罗...
“人们都认为,创造法律是为了公民的安全、国家的长存以及人们生活的安宁和幸福;人们又认为,那些第一次实施这类规则的人们当年说服了他们的人民:他们将这类规则形成文字并加以执行的目的是,一旦接受和采纳了这些规则,就使他们可能获得光荣且幸福的生活;而当这些规则形成文字并付诸实施时,很清楚,人们就称其为‘法律’。从这一观点来看,就很可以理解,那些为各民族制订了邪恶和不公正的法规并因此破坏了他们的诺言和协议的人所实施的根本不是什么‘法律’。”——P188
评分“从犯罪的根本性质来看,犯罪就是对犯罪自身的最大惩罚”。西塞罗的很多想法出自柏拉图。《法律篇》明显比《国家篇》写得好。
评分如果这部著作能全部保存下来,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一定会比现在高。
评分看过柏拉图再读西塞罗似乎是有些无趣了……如果两篇能完整保留可能会更好? 不过记得丁耘老师吐槽过亚里士多德的对话录为什么未能保留下来:“因为老天也知道他写的没有柏拉图好,不值得流传下来。”
评分忘了标了。其实拉丁文学虽然部头远远多于希腊,但丢书丢得也很厉害,比如瓦罗,基本上是全丢,和汉代经学家差不多,丢得只剩下名声了。本书也是,残篇太多,《国家篇》后半部分都是残篇,万幸保存下来了《斯基皮奥之梦》(当年拉丁语考试时的40分翻译大题啊有木有!!!);《法律篇》就更不剩多少了,所以现在对《法律篇》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国家篇》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政体讨论的方式,柏拉图是从言辞中推导,空中搭积木;西塞罗是从历史中寻找,就罗马说罗马,在罗马史上看各种政体的演化和优劣,这个很有意思。所以罗马不只有李维、塔西陀等史学家,历史意识(和“爱国主义”)可谓深入所有罗马知识人的心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