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现代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864年韦伯出生于德国图林根的埃尔富特市,188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攻读法学;188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于1891年在柏林大学开始教学生涯。尽管韦伯在社会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但其成果却长期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直到1964年海德堡国际社会学大会的召开,他在社会学上的地位才得到学界的承认,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犹太教》等。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作者:马克思·韦伯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悦文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3519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宗教 
  • 韦伯 
  • 马克斯·韦伯 
  • 哲学 
  • 社会 
  • 思想 
  • (德)马克斯·韦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儒教与道教》内容简介: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儒教与道教》是马克思•韦伯即研究基督教文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的第二部宗教社会学著作,《儒教与道教》中以儒家伦理为核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论证儒家伦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与西方的新教相比较,试图去寻找中国在各种条件都好于西方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为什么没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马克斯•韦伯眼中的传统中国——《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这么长,估计也是没有人会看的,发上了只是怕那一天,笔记本丢了,电脑硬盘坏了,找不找笔记怎么办???哈哈……为了整理这篇笔记,我到现在还没吃饭呢,8400多字,不得不承认,马克斯•韦伯是个...  

评分

韦伯是睿智深刻的。可惜这个版本翻译不太好,本应在流畅自然的语言中大放异彩的真知灼见,被生硬、枯燥、逻辑性差的翻译消减了光芒。有些词语恐怕翻译得不够准确(贯穿全书始终的“帝国”翻译成“国家”可能更合适,“氏族”翻译成“家族”可能更合适),很多语句逻辑很不符合...  

评分

来源自wiki: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是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韦伯专注于探索中国社会里那些和西欧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与清教徒的对照,他并且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呢?韦伯专注于早期的中国历史,尤其是诸子百家和战国,在这个时期...  

评分

作者从很多方面论述了中国为什么没有像西方一样产生资本主义。其中不乏精警的言论,但有的地方也确实有偏差。不过这么一部内容复杂庞大的著作,作者的功力着实不浅。从货币谈到城市、行会,从国家的各种体制、经济法律政策,谈到最高统治者和士人阶层……作者的篇幅...  

评分

译本与原著的一点想法   要搞清马克斯·韦伯在这里阐述了什么,必须把这本经典的小册子放在一个大的写作环境中去,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在思考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么思考、以及他是怎么思考的。在读本书之前,单单从书名的角度出发的话,好象整本书是以儒教与道教为中心的,其...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几个部分很有意思。

评分

中国史对韦伯来说只是一个展现分析功底的资料库,就如陈师晚年巨著并非为了考实而实为考虚,令后辈学人明略其章法——用宗教与民族、国家的起源来考察中国史,乍一看卡里斯马等名词套用荒谬,本书实则仍在韦伯认为的阶级划分与经济结构对社会的决定意义之中进行阐释。故而,韦伯在书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农民家庭的具体所指?民间神与儒教教义的关系?似乎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如斯观点实在太为超前。本书的史学价值着实不敢恭维,社会学价值又实在非入门的必备书,感觉个人在火车上摇摇晃晃20余小时,装逼太过了。

评分

断断续续的读过。韦伯按照欧洲式的思维来分析中国古代,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不符合中国实际的论断。不过作为一种新的思路来参考,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评分

这个版本只卖十块钱是有道理的T T

评分

不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