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国,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著有《社会科学的理路》、《知识与行动》、《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科学哲学与学术创造力》、《儒家关系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等学术专著。
本书作者运用最新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建构出“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框架;详细讨论了丢脸、长脸、不要脸;没脸见人、脸皮厚二体面、绐面子、留点面子、要面子;看我的面子等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交际术语,并以之深入剖析中国人的社交心理,阐明了支配中国官场运作和人际关系的“潜规则”。
三种关系法则 “公平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依其贡献比例的大小,获得相当的报酬。(适用于陌生人) “均等法则”不管每个人客观贡献的大小,要求大家一律平均分摊利润及损失。它适用于重视分工合作、团结和谐的情境下,强调“促进或维系和乐之社会关系”的场所。(适用于混合...
评分黄光国在《面子》中写道,促使中国人对别人“做人情”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他对别人回报的预期。尽管儒家伦理十分强调“施人慎勿念”、“施恩拒报”,然而,诸如此类的想法基本上只是一种“圣贤的理想”(金耀基,1980)。对于一般人而言,中国伦理十分肯定“受惠者”回报的义务...
评分“人情与面子”的学术性研究,还不错,不过之前读过相关的几本,理念大部分都是重复的。看来这部分国人已经研究得恨透。 说一说做人情,做关系的常见套路,现代的说法就是,交比自己优秀和牛逼的“朋友”,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有求于人,功利意义的利用关系。...
评分要点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倡导本土化运动,涌现出一批代表作品。本土社会心理学代表之一是黄光国,反对西方个人主义,代之以儒家关系主义。提出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划分为工具性、混合性、情感性三类,对应陌生人--公平法则、熟人—人情法则、亲人—...
评分三种关系法则 “公平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依其贡献比例的大小,获得相当的报酬。(适用于陌生人) “均等法则”不管每个人客观贡献的大小,要求大家一律平均分摊利润及损失。它适用于重视分工合作、团结和谐的情境下,强调“促进或维系和乐之社会关系”的场所。(适用于混合...
2017年第70本,以儒家的庶人理论:仁义礼;比较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以及西方的主流社会互动理论,作者发展出了人情与面子理论:请托者与资源支配者之间的三种关系:工具、混合、情感,在拉关系争面子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参与者的关系体系,从而达成利益交换与分配。
评分“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儒家庶人伦理的表格、差序格局,还有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出现N次了。我怎么觉得他所称的“本土心理学”就是用西方人看得懂的话来说中国的地方性知识,本质上好像还是在唬人嘛
评分大过年的看这书,真接地气
评分下次去台湾。。。他乡遇故交。。。
评分“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儒家庶人伦理的表格、差序格局,还有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出现N次了。我怎么觉得他所称的“本土心理学”就是用西方人看得懂的话来说中国的地方性知识,本质上好像还是在唬人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