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在我们跟计算机越来越密不可分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通过电脑屏幕上闪烁摇曳、虚无缥缈的符号完成,最大的危险就是我们即将开始丧失我们的人性,牺牲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属性。——尼古拉斯•卡尔“谷歌在把我们变傻吗?”当尼古拉斯•卡尔在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赫赫有名的那篇封面文章中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开启了人们热切渴望的期盼源泉,让人急于弄清楚互联网是在如何改变我们的。卡尔同时也明确回答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们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过程中,我们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吗?
现在,卡尔把他的论证扩展到最具说服力的探索研究上,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智力后果和文化后果,他阐述了迄今未见公开发表的观点结论。娓娓道来,叙述得引人入胜。
卡尔让人心悦诚服地认识到,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如何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如此说来,互联网正在按照自己的面目改造我们。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但是,我们正在丧失的却是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在《浅薄》一书中,有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有大众科学的普及知识,有文化批判的真知灼见,全书处处闪耀着令人难忘的智慧之光,这些内容恰似对我们现代人的心智状态所做的全面而深远的拷问。
这本书必将永远改变我们对传媒和大脑的思考方式。
尼古拉斯·卡尔,著名科技作家。出版有《浅薄》、《IT不再重要》、《要紧吗?》等著作,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英国《卫报》、《连线》杂志及其他报刊上经常发表文章。卡尔现与妻子居住在美国科罗拉多州。
在不久本人在豆瓣的“我说”这一应用上写了这么一句话,为了和本书内容向一致,不如您去看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136798992/在那个页面上可以通往“我的日记”,“我的日记”可以通往“我的页面”,然后再通往关注我的人以及我关注的人之链接。哇哦,如果有...
评分《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由美国思想家尼古拉斯·卡尔撰写,描写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大脑思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改变。 该书的英文名为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在英文书名中副标题只是中立地提...
评分我们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书中提到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实验已经足够证明了,互联网改变我们大脑的结构,进而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阅读方式注意力等等,我们不得不面对。就在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已经不太容易集中注意力将某一章连续读完,即使读完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
评分我们看到过以下的画面吧:手中在处理着工作的表格,电脑右下角的QQ在不停的闪,微博里同时有人@你了,在人人网发表的图片又有人评论了,刚好邮件提醒告诉你有新邮件来了,傍边的手机还在不停的震:因为微信群里面又有新消息了。各种信息载体同一时间,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扑过来。...
评分这本书就和书名一样,浅薄。所有的精华思考结果和过程都在序言了,当要静下心,看作者如何把一个问题拆解多个问题,如何论证每个观点,再循序渐进地点题的时候,完全没有这些,只有一部科技发展史,没有分析和思考。所以这本书也是互联网对大脑的影响之一吗?写书只需要谷歌一些历史事件,他人研究成果就可以了?
评分所有的信息技术都会带来一种智能伦理。印刷图书如何让我们进入聚精会神的状态,从而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其伦理规范就是工业主义,这是一套速度至上、效率至上的伦理,也是一套产量最大化、消费最大化的伦理
评分如果你也正在为自己注意力的丧失而困惑,对无处不在的信息流感到恐慌,并对现代社会感到厌倦,那么你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你和10年前的你不一样了,工具促使你的大脑进化了,只是这种进化未必全是好事。
评分大一鸡汤
评分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