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
该书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留于“形式”……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在作者的笔下一一显现出来。
通过此书,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都将慢慢地浮出历史的地表,我们会由此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梁鸿,女,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研究、文艺思潮研究。发表学术访谈著作《巫婆的红筷子》、学术专著《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灵光的消逝:当代文学叙事美学的嬗变》。曾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上海文学》《中国图书商报》等学术期刊、报刊发表论文和专栏文章多篇。获“2008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和“《南方文坛》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为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一直以为,当代的农民应该是很幸福的了,不用像老一辈那样,整日整夜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土地上辛苦劳作,还可以到城市里打工,虽然打工也比较辛苦,但至少也能多挣些钱了。小孩上学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了;国家对老年人也有照顾政策,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农民应该可...
评分本来只是想草翻一下,可仅是序言就抓住了我,让我得知这又将是一部中国农民调查。 不过,是对我们身边的调查。是我们也心知肚明,看得到听得到,但未真正关注的身边的调查。 很显然,梁鸿在很用心地完成这项事业。感叹。敬佩。
评分其实看完何伟的书之后一直很诧异,外国人都能花时间和精力把中国看得那么透彻,写得那么精彩,为什么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反而就写不出这样的作品呢?为什么我们的作品总是缺乏像何伟他们那样扎实的跟踪调查和田野研究呢? 梁鸿的这一本书,可是说是国内难得的田野调查出来的...
评分 评分家乡,一个让人心灵柔软的地方 文/狄大人 读这本书时,我经常忘记了时间的流动。因为书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在我的身边找到。我不是读者,我是一个聆听者。 真实。 这是我对此书的第一印象。它的...
《故乡天下黄花》往南稍移,少了黑色荒诞,多了善良温情。但都是已失落民歌的文明核心地带的人生戏剧。太多方言、人像、进城境遇乃至生态变化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这并不是富有创新的学术杰作,也非公知推荐的醒世之作,她就是一个出梁庄的孩子在一个人生阶段寻找家园的自我拯救
评分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在城市里看到建筑工,清洁工,大楼保安都会想到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有着父母和妻儿,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故事。
评分梁鸿女士身为一个博士,握着这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且有切实的在地生活经验,竟然写出这样一本比报告文学煽情、比口述史啰嗦、比田野调查粗糙的作品,真是让人遗憾啊。
评分:I253/3931
评分读后总有一种感觉,作者并非在以梁庄为出发点剖析其的特点,而是在作者阅读相应书籍以及在城市中已形成响应观点后返回到梁庄去佐证其观点,但现实是这种过于强烈的主观倾向导致了无意识的引导性提问,而最终的结果则是将一些未必那么贴切的例子修饰后与论点牵强的连接起来。思辨最终也沦为抒情。在我看来,乡土中国被冲击撕裂的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但现在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理想只有一个,成为资本家。农民也不例外,宗族观念、父权家庭在遇到世俗的经济问题上往往不堪一击,生存不安全感,政治权利虚化,个人尊严感不满足,更会加剧这一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