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學是一門古老的學問,但曆史研究的觀念和手段卻與日俱進。本書據著者近年在北大等校的講演寫成,闡述並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曆史研究的種種趨新的傾嚮,意在:一、突破“大寫曆史”的理念和將民族國傢作為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傢所忽略的“邊緣”層麵,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導“記憶研究”,將普通人對過去的口述迴憶納入曆史研究;四、迴應全球化的挑戰,嘗試全球史的寫作,以求在新的認知基礎上,重拾、重建史傢敘述曆史演變、詮釋曆史走嚮的傳統。
王晴佳,美國新澤西州羅文大學(Rowan University)曆史係教授,北京大學曆史係長江講座教授,國際史學史、史學理論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問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員。2008年起任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M.E. Sharpe齣版)主編,Storia della Storiografia雜誌編委。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外比較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文著作有《西方的曆史觀念:從古希臘到現代》、《後現代與曆史學:中西比較》(閤著)及《颱灣史學五十年:傳承、方法、趨嚮》,英文著作有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 (閤著)及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閤著)。
剑桥大学彼得 ·伯克 (Peter Burke)教授的题名为 “Ranke:theReactionary”的发言。如果翻译过来 ,就是说兰克是一位逆潮流的史家。 预示了他以后研究兴趣的转向。伯克指出 ,在兰克以前 ,也就是 18世纪启蒙运动时 ,一般作品都基本上是宏观的文化史。伏尔泰写了《论世界各国的风...
評分本书所称的“新史学”,除了与新文化史、全球史等的展开以及“大写历史”的势微有密切的关联,也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史学研究人员的“草根化”和“反智”的社会风气相关。著者认为,与其追随那些源自西方、反映西方文化焦虑甚至危机的史学潮流,还不如充分尊重历史的多样性,...
評分本书所称的“新史学”,除了与新文化史、全球史等的展开以及“大写历史”的势微有密切的关联,也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史学研究人员的“草根化”和“反智”的社会风气相关。著者认为,与其追随那些源自西方、反映西方文化焦虑甚至危机的史学潮流,还不如充分尊重历史的多样性,...
評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代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因为自2007年初,我应聘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长江讲座教授。依据“长江学者”的合同,我在北大历史系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
評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代前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因为自2007年初,我应聘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长江讲座教授。依据“长江学者”的合同,我在北大历史系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
演講集呢,就是會通俗易懂。八篇疊在一塊會有不少重復之處,不如按年代編排。總之一個觀點,曆史學是曆史發展的倒影,隨之而變。研究西方近代史學至今的發展就必須注意啓濛運動和兩次世界大戰對西方社會的影響,普遍主義即西方中心論的形成與漸漸瓦解。
评分哎,就喜歡看這樣的講演錄。
评分對於我這種史學門外漢來說,是一本頗有助益的小冊子。對西方曆史學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介紹,是值得推薦的好書。扣一星,一是略羅嗦;二是確實不算精彩絕倫,如對文化史的發展軌跡雖然敘述清晰,卻力度稍欠;再如對計量史的衰落隻是一句話,沒有較好的闡釋。
评分我覺得“專傢們”真應該多寫點類似這樣深入淺齣、語言流暢、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東西。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评分短小精悍,俯瞰20世紀後半期史學趨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