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

中国的近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志田 著
出品人:
页数:3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69318
丛书系列:光启文库
图书标签:
  • 罗志田
  • 近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民国
  • 2019
  • 近代
  • 晚清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中国
  • 历史变迁
  • 民族复兴
  • 社会变革
  • 思想启蒙
  • 鸦片战争
  • 辛亥革命
  • 五四运动
  • 现代化进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立足于文化眼光,借助历史想象,观察“中国的近代”,述说一个大国如何从历史转身。全书大体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偏重古代的通论、近代中国的重要转变、以千年为计量单位的历时性大事件评述、一组重要著作的书评以及近代的学术和教育。本书着重处理“中西新旧”四字的关系,展现近代中国一些基本层面的特异性及其不得不如是的脉络渊源。

作者简介

罗志田,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作有《道大无外》《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等二十余种,在《读书》《二十一世纪》《战略与管理》《开放时代》《万象》《文化纵横》等刊物发表文化与学术评论百余篇,为《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撰写小评论百余篇。

目录信息

自 序
引言:大国的历史转身
前言:从文化看复兴与崛起
守先待后
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
夷夏之辨和文野区分
巴蜀文化的一些特色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
革命加转化的过渡时代
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与中西
走向世界的新中国
废科举和晚清新政
五千年的大变:杜亚泉看辛亥革命
重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的文化与政治
转折时代的历史叙述
叩其两端:浅议抗战史研究
近代中国研究的可能转变
史学远航的路线图
清代思想、学术与心态中的权力作用
构建兼容并包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
近代文化史的启示
能见其大的世纪通论
辛亥革命的“历史书写”
道出于二之后:从中学到国学再到四部之学
学无常师
大学的精神与定位
且惭且下笔:从史学想象世界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开始还以为是老教授之前预告的专著之一,看了目录才知道是半随笔半论文的合集,而且又是掺杂不少旧作的排列组合、一鱼多吃,在出书方式上老教授越来越得余大师真传了。

评分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给我很多启发

评分

一开始还以为是老教授之前预告的专著之一,看了目录才知道是半随笔半论文的合集,而且又是掺杂不少旧作的排列组合、一鱼多吃,在出书方式上老教授越来越得余大师真传了。

评分

emmm……我觉得除了书名起的有点欺负老实读者外,内容其实还行。“我们今天对近代中国的认知,既带有很多想象的意味,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想象力”,这类观点还是很有启发的。另外还有视传统为“古董”却又警惕传统的学人的心理;“非彼无我”(庄子);夷夏观的封闭与开放;革命“最难律以常规”(梁启超);新旧本身都在变化;欧战后巴黎影响国内政治;中国传统以来的“小政府”(杜亚泉的反思);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的名实错位(避免“整体”的倾向);国统区的思想史(“叩其两端”);保守者言四部之学;近代留学生对待中西的纠结(留学生更敢于肯定中国的传统)。罗大师的有些书评,让人不知道是在夸还是骂作者。????

评分

随笔而已,没必要过高要求,至少老教授的这种文章更好读些,不至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前半部分还好,后面的书评略水,没看出太多亮点,对于章开沅金冲及的一些评论也不知是讽刺还是褒扬,杜亚泉对于清末新政及辛亥革命的观察与预测真是精准,可惜理性的见解在近代那种毕其功于一役心态下,终究是不被别人关注的,中国在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过于追求速成法了,结果走歪了路,造成一不新不旧的局面,正如作者所言,近代中国久乱不治的原因是失去了文化、社会、思想的重心。此重心之失去乃是今人抛弃了反求诸己的精神,将责任推给了古人和传统(此思想今日尚普遍),进而掀起一次次反传统的运动,直至将其彻底破坏。至今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仍是农耕文化时代的基本思想,而发展中的工商业文化则未有值得称道的贡献,即可见此不中不西的结局所引发的后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