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問題

中國美學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蘇源熙
出品人:
頁數:282
译者:卞東波
出版時間:2009-1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60686
叢書系列: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美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海外漢學
  • 藝術
  • 漢學
  • 文學
  • 學術
  • 中國古典文學
  • 中國美學
  • 美學問題
  • 哲學
  • 文化研究
  • 藝術美學
  • 傳統美學
  • 審美思想
  • 美學史
  • 中國哲學
  • 文化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采用解構主義的修辭閱讀方法,重構瞭中國儒傢注釋對於《詩經》詩歌的注釋方式,將其視為一種“諷寓性”的古典美學模式。又以同樣的修辭閱讀法,重新解讀瞭17~18世紀歐洲傳教士關於中國哲學問題的爭論和黑格爾對中國曆史的哲學論述,並將這兩者與儒傢注經者並置,把他們的工作視為可資比較的、以美學模式建構中國曆史的創造。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中文版序謝辭導論第一章 中國諷寓的問題第二章 諷寓的另一麵第三章 《詩序》:作為《詩經》的介紹第四章 《詩經》:作為規範的解讀第五章 黑格爾的中國想象第六章 結論:比較的比較文學參考文獻附錄:《詩經》中的復遝、韻律和互換索引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評分

k55agqatatatdtdtdddtdtdddt666d66apaaaapatjtm 6jtja

評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評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評分

读起来每一个字都是痛苦的,因为语言的隔膜,毕竟原文是英文,而且是比较文学的专著。如果不是看到他有关于诗经的论述,我是绝对不敢读的。好在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对某些问题的另一种解释。当然,翻译起来是困难的,(在对原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一个注释中对诗旨的把握上。)然...  

用戶評價

评分

已經是第四次想要攻剋這本書瞭。這一迴讀我覺得自己有一些底氣說這本書並不是本身難懂,可能也不是翻譯不好,而是漢語至今缺乏對於修辭學和語言學的固定的翻譯套路。建議直接看英文。一些英文單字中不言而喻的復雜性與互文性,翻譯成漢語時就被淹沒瞭。最最基本的例子:cultural和culture兩個詞的區彆,事關“文化”究竟是作為一種性質與現象來言說,還是作為一種實在來言說;而在被翻譯的時候,cultural幾乎從來不譯作“文化的”:“文化批評”、“文化範疇”、“文化等等”。

评分

圍繞allegory對《詩經》再闡釋,然而,我並看不懂!!!!!(好心塞,我也是隻能基於文獻學而不能麵嚮文學理論,如何轉嚮?)⋯⋯承認自己的無能是近期的常態之一。#壹陸讀#050

评分

很重要的一本書,對於瞭解《詩經》、漢學傳統,及宇文所安內在思路都有重要價值。蘇源熙認為,對中國文學的“非虛構”界定,其實是一種文化相對主義的詩學,其研究的目標是尋找和論證中西文化及文學的“根本差異性”,因而研究者“通常給齣的解釋僅僅是重新命名差異性,或挑齣一種差異作為普遍差異的成因:例如,先驗的神學(餘寶林、宇文所安及浦安迪所認為的西方詩學模式),‘抽象的或精神的對象’……一種闡述哲學問題的‘一與多’的範式,動詞‘to be’,俄狄浦斯情節,或者詩歌隱喻” ,而這些解釋則往往追溯到中西哲學範式的差異,試圖在文化本體論層麵獲得理論支持。

评分

已經是第四次想要攻剋這本書瞭。這一迴讀我覺得自己有一些底氣說這本書並不是本身難懂,可能也不是翻譯不好,而是漢語至今缺乏對於修辭學和語言學的固定的翻譯套路。建議直接看英文。一些英文單字中不言而喻的復雜性與互文性,翻譯成漢語時就被淹沒瞭。最最基本的例子:cultural和culture兩個詞的區彆,事關“文化”究竟是作為一種性質與現象來言說,還是作為一種實在來言說;而在被翻譯的時候,cultural幾乎從來不譯作“文化的”:“文化批評”、“文化範疇”、“文化等等”。

评分

不懂得的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