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達日記(一九四八—一九五四)

楊樹達日記(一九四八—一九五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楊樹達 著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21-10
價格:4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54153
叢書系列:現代學人日記叢書
圖書標籤:
  • 楊樹達
  • 日記
  • 曆史
  • 迴憶錄
  • 文學
  • 傳記
  • 民國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個人經曆
  • 時代變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楊樹達自1920年8月到1956年2月初所寫的日記,共51冊。這是其中的第46冊(1948年11月1日—1949年9月30日)和第50冊(1952年11月21日—1954年5月18日),所以定名為《楊樹達日記(一九四八—一九五四)》。日記內容非常豐富,保留瞭楊樹達研究古 文字、古文獻的記錄,以及和陳寅恪、郭沫若等學者書信往返的內容,尤其是對當時著名人物的看法評價,都寫在瞭日記中,言辭耿直,想啥說啥,是研究近現代學術史、教育史的第一手資料。此次整理齣版,為方便讀者閱讀使用,除施加標點外,還做瞭以下工作:一是對其中的人物、地名、長沙方言做瞭簡單的注釋,二是編製瞭人名索引,三是書前附瞭楊樹達及傢人照片閤影、友朋往來書信、日記原稿書影,四是繪製瞭楊樹達先生傢族譜係錶。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楊樹達(1885—1956),著名語言文字學傢。畢生從事漢語語法和文字學的研究和教學,長於甲骨、金文等文字和訓詁、音韻、語法及修辭研究。新中國成立後,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整理者簡介:

楊柳岸,男,湖南長沙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楊樹達先生曾孫。現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評分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評分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評分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評分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用戶評價

评分

整本日記裏最多齣現的就是“遂竟日”,而這也正是遇夫先生學富五車的緣由吧。 另外,對陳介祺、劉心源、容庚、馬宗霍、楊大堉、王闓運、黃侃等人的吐槽、揶揄也很有趣,散落在書中,偶然一遇,頗有意味。

评分

整本日記裏最多齣現的就是“遂竟日”,而這也正是遇夫先生學富五車的緣由吧。 另外,對陳介祺、劉心源、容庚、馬宗霍、楊大堉、王闓運、黃侃等人的吐槽、揶揄也很有趣,散落在書中,偶然一遇,頗有意味。

评分

《積微居迴憶錄》整理後記:“對古今人物,固有景仰,亦有微言。無論是否完全恰如其分,但皆為肺腑之言。”

评分

中多著名故事如法高郵何如法韶山(99頁)、郭沫若謂董作賓妄人(171頁)、「見邀者除予外,尚有陳寅恪、顧頡剛雲」(181頁)。 整理用功,注釋富有價值,但對學術本體仍有隔膜,如36頁8行當標點作「陳侯因[次肉]、黃帝、桓、文、大保(召公)」,整理者誤解銘文,緻115頁倒6行「陳侯戈乃陳侯,因字作花紋,故人不識」之「因」亦誤連上句。69頁9行當標點作「敦爲????,簋爲盨」。95頁4行當標點作「隱誌相及」。104頁倒4行「地裏錶」似當作「地裏誌」。106頁3行「歸裘之中侄代言」疑有誤。 所記學術研究、著作齣版諸事有足注意又頗零散者,如對虢盤飲至禮的認識過程、《積微居甲文說》《漢書窺管》等書齣版經過。由此觀之,齣版某些現代學者日記,或可在人名外增編書名索引,當爲切實貢獻,且以新技術條件大有探索餘地。

评分

常藉人言,似謙實矜。好名與焦慮纏繞頗深,對黃季剛之評價可堪玩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