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场镜像

晚清官场镜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邱捷
出品人:
页数:463
译者:
出版时间:2021-5-1
价格:9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82010
丛书系列:鸣沙
图书标签:
  • 晚清史
  • 官场文化
  • 政治史
  • 社会史
  • 历史研究
  • 清史
  • 晚清
  • 官僚制度
  • 历史人物
  • 社会百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晚清州县官杜凤治宦粤十几年,留下一部数百万字的日记,主要内容是杜凤治眼里和心中的官场。日记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晚清官场的百态,为州县衙署的具体运作、州县如何借助士绅的基层权力机构管治乡村社会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细节。南海知县任上的日记反映了晚清官府对大城市的管治。有关听讼 的记载透露了州县官在审案时的种种考量,使今人得以了解官员为何经常偏离王法做出判决。有关州县催征的记述,有不少清代赋税研究者尚未充分注意的事实。对官员交往、馈送、收支的记述,构成了一个个关于晚清官场“无官不贪”的生动而可信的故事。

【编辑推荐】

本书信息丰富,众多鲜活材料刷新了人们以往对晚清“基层治理”的认知。由于日记的私密史料性质,对其耙梳可见晚清地方政治的实在肌理,而非写在典章制度里的“纸上政治”。书中对官场各色人物均有描摹;亦写出地方官的种种公务——如在“刑侦”技术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审命案,在不知纳皇粮为天经地义之事的地方收皇粮,协同地方士绅士完成有限的“城市公共服务”等;对广东的民生礼俗、岁时节令也有勾勒。对研究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的学者,对于对近现代历史感兴趣的知识大众,本书都有阅读价值。

【一句话推荐】

日记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晚清州县官杜凤治笔下的官场百态。

作者简介

邱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务。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孙中山研究、辛亥革命革命研究、近代商人、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等。著有《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合著),参 加《孙中山年谱长编》、《孙中山全集》等书的编纂,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一批论文。

目录信息

绪言
第一章 杜凤治和他的日记
一 杜凤治其人
二 日记介绍
第二章 杜凤治宦粤时的广东社会
一 同光之际广东的治乱
二 日记反映的中外关系
三 日记中的广东民生礼俗
第三章 官场众生相
一 官场的生态
二 杜凤治的上司同僚
三 官场的底层
四 州县衙门的附属群体
第四章 州县衙门的公务
一 州县官与科举考试
二 州县官的审判权力
三 杜凤治审案案例
四 州县官的缉捕权责
五 南海知县的特殊公务
第五章 赋税征收与州县官的收支
一 钱粮的征收
二 征收群体与利益分配
三 州县官的银两
第六章 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与冲突
一 日记中的广东士绅
二 州县官与士绅的合作
三 州县官与士绅的矛盾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非常有趣,相当精彩。尽管因直叙多而寡于问题意识,导致其行文有平淡之嫌,但《杜凤治日记》丰富的内容和邱捷老师浅易的表达让本书非常好读,即使是我这样对晚清官制和人物了解很少的人来说,也少有晦涩难懂之感,令人赞叹。档案文书是基层研究的制度根基,但对时人来说,现实...  

评分

评分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覆灭。同一时期(1862-1874),中国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也是这个时期,浙江绍兴山阴长塘人杜凤治,于同治五年(1866)由京赴粤广宁县任知县,随后又历任粤四会、南海、罗定等州县官,光绪六年(1880)告病回乡,此后无音讯。正如邱捷所言,杜...  

评分

整本书读下来,有点枯燥,有些地方啰嗦,整体又有些散乱。但是,这真是一本好书。这才是真实的官场。 基层官是一个政权范围最大的群体,也是政府的基础。真实的官场不仅仅是王侯将相,朝堂里的血雨腥风,官场也是基层琐碎里,处理各种关系。 在这本书中,想要当好一个基层官,...  

评分

无论是从近现代中华文明重塑的视角,还是研究中国社会的转型,广东都是一块绕不开的区域,但长期以来,对广东社会的研究却少之又少,有关近现代广东发展的著作也难得一见。在这个意义上,邱捷撰写的《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与《晚清民国初年 广东的士绅与商人》就显得...  

用户评价

评分

受惠于厦大图书馆“芸台购”项目。本书诚如作者邱捷老师所言,“大抵上是一本读史札记”;《杜凤治日记》数百万言,中所反映晚清的州县官心态、官场生态、生活日用百态之类,方方面面都可供历史研究所用。可惜没搞到《清代稿钞本》,也希望《杜日记》早日点校出版(#-.-)

评分

这官得你来当

评分

精彩啊,希望早日看到日记点校本出版。读的时候总是想到另一位常常被引用、同时代的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全书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个想法:我的官太小了,我没升上去,我很痛苦。然而对于占据清代地方官主流的杜凤治们来说,张集馨这种一辈子脚不沾地、翰林起家、做到署理巡抚、整个仕宦履历都在二三品上来回横跳的人,简直是可望不可及、只能马屁拍穿的压顶泰山。

评分

官员们所谓的核心利益,就是利用权力寻租满足私利,贿赂蒙蔽上级,来保住自己的官位。真正决定整个晚清官僚机构运作的,就是这一套官员全体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评分

证明一个真理:私人性质的材料永远比公开对外材料更为真实。打破一个幻想:不要可怜州县官们,相信他们滥征只是因为定额财政下留给州县的开支不足这种鬼话。材料是宝藏,但结构、论证、推进上不尽如人意,未来的地方政府研究该走向何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