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萧邦奇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徐立望
出版时间:2021-9-1
价格:7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253545
丛书系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中国政治
  • 精英政治
  • 政治变迁
  • 社会阶层
  • 当代中国
  • 政治发展
  • 权力结构
  • 社会转型
  • 中国社会
  • 政治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等要素,将浙江分成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部、边缘区内部和边缘区外部四个不同的社会政治生态区,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数据、图表,分析了不同区域内的精英参政模式、精英与政府关系、政治变迁过程。萧邦奇从浙江经验中发现,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政治变迁从核心区内部向外部区域、从精英阶层到非精英阶层不断扩展的过程。

本书是“在中国发现历史”学术思潮的代表作品,提示我们应当注意即使在同一省域,内部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于理解中国其他地区的历史以及更大的国家社会关系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评论

萧邦奇的兴趣不是叙述单个事件,而是描绘政治发展的一般模式。本书的长处在于其空间分析。萧邦奇证明了这一框架的有效性,令人信服地呈现了民国初年浙江政治发展的差异性。

——亚洲研究协会前主席 罗友枝(Evelyn Rawski)

萧邦奇的研究显示了他的雄心壮志。本书为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设置了高标准。

——国际知名清史学者 冉玫烁(Mary Backus Rankin)

作者简介

萧邦奇(R.Keith Schoppa) 美国马里兰罗耀拉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师从费维恺和杨格,1975年从密歇根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尤其关注近代浙江的历史。著有《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初的浙江》《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等。1997年,凭《血路》一书获得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徐立望,1975年出生,北京大学博士,曾执教于浙江大学历史系,现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区域文化史、浙江地方史。

杨涛羽,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代史、帝国史、城市史以及比较史学史。

李齐,201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中国史硕士学位。现为执业律师。

目录信息

致谢
第一部分 精英活动的背景
第一章 精英与政治发展:历史背景
晚清精英及其角色
精英与政治发展
20世纪初浙江政治史综述
第二章 “四个浙江”
社会生态区(Social Ecological Zones)的划分
模型诸方面
第三章 “四个浙江”中的共有组织
传统精英组织
政府扶持组织
第二部分 “四个浙江”区域的社会政治生态
引言
第四章 核心区内部精英职业基础与模式
作为精英基础的宗族
精英职业模式
第五章 核心区内部精英的集体性:社会群体与自发组织
士绅、绅商、商人
现代学校的毕业生
精英与自发团体(Voluntary Associations),1900—1927
第六章 核心区内部精英与政治决策
地方官与地方精英
县以下的行政区域边界划分
地方自治机构的角色
地方财政支出与政治上的优先考虑:以嘉兴为例
决策的关注问题与模式
第七章 核心区外部的政治与精英结构
精英事业的模式与趋势
自发组织
县内政治与政治结构
核心区外部与其他区域
第八章 边缘区内部的政治与精英结构
边缘区内部的精英模式:青田县的刘氏家族
精英事业的模式与趋势
政治结构:县内寡头和县行政长官
政治计划
职业军人起源:核心区外部与边缘区内部
外来者的角色
边缘区内部的发展主题
第九章 边缘区外部的政治与精英结构
行政边界意义的削弱
精英结构和事业:模式与趋势
政治计划
外来者的角色
政治发展的开端
第三部分 地区、省、国与20世纪初的政治
第十章 辛亥革命
核心区内部:杭州起义
核心区内部:杭州之外
外部区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十一章 无官职精英的省政参与模式:议会、派系与结盟
浙江省级议会,1910—1926
1920年代省内非议会精英组织
省内政治的模式
第十二章 外部区域精英在省政中的崛起:金衢严处同乡会、政治理念以及国民党的胜利
金衢严处同乡会
1927年年中以前浙江省内国民党的发展
结论
附录A 分析单位
附录B 县级分类数据
附录C 方法论和资料来源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内容转载自江苏人民出版社“School思库”公众号 10月23日,以“在浙江发现中国历史”为主题的《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初的浙江》新书分享会在杭州晓风书屋举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红民,知名作家、评论员魏英杰,与本书译者、浙江省...  

评分

很奇怪,萧邦奇(Keith Schoppa)的《血路》和《九朝哀歌》都翻成中文了,这最早的一本却没有中译本。我这两天在写篇浙江的文章,找来看看,发觉很不错啊。 这本书1982年出版的,是Cohen那本《在中国发现历史》中从地方视角来写中国历史的典型作品。同时的还有Rankin那本也写...  

评分

萧氏通过人口密度、金融情况等指标把浙江省数十个县划分为四个社会政治生态不同的部分,这是此书的一大关键点。通过较为详实的材料和数据力图再现20世纪初近三十年间不同社会政治生态下精英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的变迁。最后讨论了不同政治生态下对于辛亥革命发生的作用、应对,...

评分

萧氏通过人口密度、金融情况等指标把浙江省数十个县划分为四个社会政治生态不同的部分,这是此书的一大关键点。通过较为详实的材料和数据力图再现20世纪初近三十年间不同社会政治生态下精英结构的变化以及政治的变迁。最后讨论了不同政治生态下对于辛亥革命发生的作用、应对,...

评分

本书讲述了浙江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它依据人口密度、邮政系统层级、金融机构数量、精英组织 ,分成了四个部分:核心区内部、核心区外边、边缘区内部、边缘区外部。上三府是核心区内部,下八府是核心区外部,再偏一些的浙南是边缘内部,江西则是被辐...  

用户评价

评分

希望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也早日译介到中文世界。

评分

放到今日已无新意,多抓鱼待命

评分

依稀记得之前读过英文版。大致是谈地方绅商等所谓精英如何自我动员、自我组织,逐步参与县政、省政,带动所谓「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比较有意思的是能在省一级的政治舞台上,看到各府势力的合纵连横。

评分

所建构的分析模型有说服力,纲举目张,论证清晰,对更好地理解描述此阶段的文学作品(没错,尤其是大先生的),以及思想史勾勒、实证史研究都裨益良多。

评分

真有意思,一百年前的浙江社会观察,19世纪出生的80后、90后看来也面临和今天差不多的人生选择呢。(或者是一部国民党精英政治发展前传,或者是一部今日浙江商人政治观照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