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國傢到民族國傢

從“天下”國傢到民族國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日) 王柯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352
译者:
出版時間:2020-3
價格:5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6167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曆史
  • 中國史
  • 王柯
  • 民族構建
  • 國族建構
  • 民族學
  • 中國近代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學
  • 政治學
  • 民族主義
  • 國傢認同
  • 近代中國
  • 思想史
  • 文化史
  • 社會變遷
  • 全球史
  • 比較政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天下”國傢到民族國傢》將中國的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國人對世界的原初認識,追溯到在這種認識之上的人類與自然之間建立的契約關係,以及為瞭遵守這種契約關係而形成的關於人與人之間、個人—共同體—社會—國傢四者之間、文化與政治之間、權威與權力之間、民族屬性與文化屬性之間關係的認識。在這 一宏觀認識的基礎上,作者梳理瞭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的曆史脈絡、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在各個時代的發展演變。

洞穿多民族統一國傢構造的深層曆史,

追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成演變

九州四海、內服外服、華夏四夷,探尋“多重型天下”的思想起源

羈縻州府、藩部體製、改土歸流,把脈“多元型帝國”的利弊得失

新疆建省、五族共和、民族自治,理解民族國傢建設的睏境與成就

王柯此書清晰梳理瞭中國統一多族群國傢的曆史脈絡,指齣瞭“天下”觀和“夷夏之辨”的文化內涵,分析瞭曆朝“因俗而治”多元化行政體製的利弊,認為清王朝在新疆實行的“分治”政策是近代民族問題的直接成因。此書對我們認識今天的民族關係具有多方麵的重要啓迪。

——馬戎

這本著作自2001年問世至今已近20年﹐它仍吸引眾多讀者而再版,自然由於論述精闢,也因其主題仍與讀者所處現實密切相關。對中國及海外華人讀者而言,這現實便是今日的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本書完整而連貫地說明由夏商周三代到當代中華民族國傢的形成過程,非常值得一讀及深切關注。

——王明珂

古代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和多重治理的帝國,王柯教授的這本書,對中國多元一體的國傢特性有非常全麵和清晰的展示,他啓示我們,即使在民族國傢的今天,古代的帝國傳統也並非完全過時。

——許紀霖

“何謂中國”,是近年來大熱的話題。“中國”概念在古代是文明的意涵,近代轉為國傢的意涵,這是古今之變的轉換。古代的文明意涵下,在長城南北分屬兩個政權或同屬一個政權的不同時代中,還有農牧之變的轉換。這雙重轉換,關鍵而又復雜,但在討論問題時又常不自覺地為人忽略。王柯老師的這本書,對於厘清相關的問題域,有著重要的意義。

——施展

著者簡介

王柯

1956年生,東京大學學術博士學位,2001年起為神戶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民族國傢與民族主義、民族與宗教問題、中日關係等。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三重的天下: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起源
一、“四海之內”與“九州”:理論上的“天下”與現實中的“天下”
二、“內服”與“外服”:階級製“天下”的成立
三、“中國”與“四夷”:統一之“天下”的有機構成
結論
第二章 文明論的華夷觀:中國民族思想的起源
一、“華夏”與蠻、夷、戎、狄:是民族還是文明共同體
二、“四夷”與“禮”:民族歧視的構造
三、走嚮“中原”之路:以文化為渠道的民族膨脹
四、“天下”與“德”:多民族國傢形成的基礎
結論
第三章 萬裏長城的內外:成立時期的中華帝國與夷狄
一、秦帝國的“屬邦”
二、漢帝國的外臣與內屬
三、從“兄弟之國”到“臣國”
四、儒教與夷狄
結論
第四章 分治與同化:五鬍十六國時代鬍人政權的中華王朝思想
一、從單於到皇帝—鬍人社會在政治製度上的變化
二、從夷狄到華夏:鬍人在文化與民族特徵上的變化
三、從遊牧到農耕:鬍人社會經濟模式的變化
結論
第五章 多重的帝國與多元的帝國:唐、遼、元的國傢和民族
一、羈縻與和親:唐代的羈縻府州製度
二、一國兩製與兩國一傢:遼代的南北麵官製度
三、中國化與二都製:元代的政治構造
結論
第六章 大一統帝國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元、明、清的土司製度
一、國傢主權與土司、土官
二、土司地區的“中國化”
三、“改土歸流”與清王朝的“華夷”認識
結論
第七章 在中華與“烏瑪”之間:藩部體製與維吾爾社會統治體係
一、從“招服”到徵服:清王朝統治維吾爾社會的開始
二、維吾爾社會與伯剋製:清王朝的間接統治
三、滿人盟主之臣民:藩部體製下的維吾爾社會
四、和卓的“聖戰”:民族隔離政策的危機
結論
第八章 國際政治背景下的新疆建省:多民族近代國傢建設的嘗試
一、收復新疆的背景:19世紀後期英俄勢力的入侵
二、“塞防論”與“海防論”:近代國際政治與領土
三、廢除間接統治政策:從藩部之民到國傢之民
結論
第九章 構築“中華民族國傢”:西方國民國傢理論在近代中國的實踐
一、“驅除韃虜”:“中華”在近代的再認識
二、“五族共和”:嚮多民族統一國傢的迴歸
三、“積極的民族主義”:大中華民族時代的開始
四、“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國民國傢思想的實踐
結論
第十章 從“民族自決”到“民族自治”:中國共産黨民族政策的誕生
一、共産國際指導的“民族自決”與“聯邦製”(1922—1937年)
二、帝國主義侵略與“民族自決論”的質變(1937—1945年)
三、否定“聯邦製”與“民族區域自治”的確立(1946—1949年)
結論
結語 民族與國傢: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思想的係譜
徵引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以“新疆建省”为标志,将“中国”的国家建构形式划分天下国家与民族国家的阶段。 在按照历史时期顺序介绍天下国家时,本书思想大概不出前人所论,只是以“三重制”国家的划分更加清晰的描述了先秦至唐的大概的天下思想,尤其是指出,天下思想的自我中心,不是中国与四夷的关系...

評分

以“新疆建省”为标志,将“中国”的国家建构形式划分天下国家与民族国家的阶段。 在按照历史时期顺序介绍天下国家时,本书思想大概不出前人所论,只是以“三重制”国家的划分更加清晰的描述了先秦至唐的大概的天下思想,尤其是指出,天下思想的自我中心,不是中国与四夷的关系...

評分

評分

总体来说我对此书的评价是瑕不掩瑜 毕竟二十多万字能将先秦到建国前的民族观念与政策进行清晰的叙述实属不易 虽然作者在中古史之前的论述只能算是中平并无什么新意 但后期在唐辽元政治制度的对比、元明清对西南夷的改土归流、清朝民族政权与中国正统的双重性分析都相当出彩 诚...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寫得非常精彩,我認為足以打五星。另外,我在閱讀的時候一手拿著陸版紙質書,一手拿著手機看灣版pdf,一段一段對照著看。驚喜地發現內容幾乎一模一樣,除個彆詞句外並沒有什麼不同。在這裏算是給大????探瞭探路,結論是這一版沒問題,可以放心購買。

评分

層層盤剝之後剩下的都是盈盈於耳的偉大文化和塵囂甚上的同化論瞭。

评分

19世紀中葉之前的滿清很難稱得上中華王朝(但應該比元朝好一點)。最後中山先生搞齣來的中華民族概念確實不倫不類,不靠強力壓服很難推行。

评分

層層盤剝之後剩下的都是盈盈於耳的偉大文化和塵囂甚上的同化論瞭。

评分

層層盤剝之後剩下的都是盈盈於耳的偉大文化和塵囂甚上的同化論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