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八世纪到十五世纪,在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中,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奇迹。坐落于格拉纳达城的赭城,是这一奇迹的象征。
赭(zhě)城,意即“红色的城堡”,音译为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也即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大食故宫”。赭城既是一处真实的古迹,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从雨果、拜伦、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与艺术家为它赞颂、为它叹息,他们创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一次以赭城为终点的旅程,串起了西班牙安达露西亚平原上的三颗明珠——柯尔多巴、塞维拉、格拉纳达。这三座深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西班牙城市,好像三扇美丽的灰墁雕花的窗子,展露了一个灿烂、神秘而深邃的古老王国。
这是一次文明之旅,也是一次文学之旅。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获2006年度Choice优秀学术著作奖)、《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以及《秋水堂论金瓶梅》、《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赭城:安达露西亚的文学之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等。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获2016年度亚洲研究协会首届“韩南翻译奖”)等。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上卷、《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现代中国新文学史》,合编《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年—公元900年)》并执笔其中部分章节(获2018年度Choice优秀学术著作奖)。主编《九家读杜》将于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两度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2012年度卡波特奖、2016年度哈佛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2019—2020年度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CLS) 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技术性太强的摄影容易让人迷失于外物,放进书里更会喧宾夺主。田晓菲的《赭城》,倒是因为丢了一堆照片才起的头,偶尔夹杂的影像也十分自然,让我隐约惦记着将来的小书里又可以添一门种类。翻过书身,封底印着伊塔米德千年之前的诗句:“我要你,我的爱,像疾风一样到来,来...
评分我的眼睛, 解放了书页的囚徒: 白色解放了白色, 黑解放了黑。 伊贲.阿玛尔 Ibn 'Ammarld (1086) 这是一首关于阅读的诗。 诗人把书比作监牢。 阅读使书得...
评分看《赭城》的时候喜欢那些色彩鲜明的描述,仿佛整个安达露西亚的文化历史在我面前鲜活了起来。那些璀璨的阿拉伯文化,那些在诗歌中不朽的故事。柯尔多巴到处可见的橘子树和柠檬树,柯尔多巴的清真寺,柯尔多巴诗歌里丰臀细腰的女人,柯尔多巴的香格里亚。穆亚岑站在塔楼上呼唤...
评分看完《赭城》有段时间了,思忖再三,好象没有着手可写的地方。既然标题为《田晓菲的赭城》,那么就先从田晓菲开写好了。这是一位天资与后学并重的作者,负有“从少年诗人到哈佛教授”的盛名。朋友推荐说她最好看的书是《秋水堂论金瓶梅》,我还没读到。就《赭城》来说,它...
评分我的眼睛, 解放了书页的囚徒: 白色解放了白色, 黑解放了黑。 伊贲.阿玛尔 Ibn 'Ammarld (1086) 这是一首关于阅读的诗。 诗人把书比作监牢。 阅读使书得...
一位華人美籍漢學家(由另幾位美國漢學家陪同)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世界遺產之旅,藉由歷史建築和文學文本所交織構建出記憶對話與慾望神遊的、在西方文明中融入穆斯林摩爾人文化和東方主義想像的形塑歷程的、通過觸摸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再由英文中介呈現的中文書寫的時空迷樓。 游目騁觀、魚躍鳶飛。謝@bbtpressbook贈書。#讀而靈#006
评分简单的旅行游记,对洛尔迦的诗歌诠释很有意思。
评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诗真好!
评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诗真好!
评分西班牙不仅有高耸尖顶的哥特教堂,奔放炸裂的斗牛士,热情的佛朗明戈,还有着被阿拉伯殖民将近千年中孕育出来的艺术精髓,共同造就了伊比利亚半岛辉煌的文明。宗教既可以催生瑰丽雄奇的建筑,也能在弹指瞬息间将文明碾进尘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