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之死

王氏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史景迁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189
译者:李孝恺
出版时间:2011-9-30
价格:3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06897
丛书系列:理想国·史景迁作品
图书标签:
  • 史景迁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海外汉学
  • 王氏之死
  • 汉学
  • 美国
  • 中国
  • 王氏之死
  • 历史
  • 小说
  • 明清
  • 女性
  • 死亡
  • 社会
  • 权力
  • 底层
  • 叙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王氏之死》篇幅不大,再现的是清初山东剡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主角之一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却惨死在丈夫手下。

本书作者则一向偏重在文学性的叙事,试图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在僵化的史料背后,重新塑造或捕捉逝去的时空和人物的生命。以资料而论,《郯城县志》和其他几个地方的方志,是本书的重要依据。本书使用的第三种资料《聊斋志异》,属于虚构的小说,作者大量使用来建构清初山东地方民众的心灵图像,从今天文化史研究的立场看来,这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并治一炉的手法,反而显现了作者的创意和先见之明。通过一幅幅鲜明的图像和具体的描述,我们才真正进入我们曾经靠着抽象的概念徘徊其外的乡村世界,真正走进这些人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与梦幻之中。

作者简介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目录信息

ⅰ 总 序 妙笔生花史景迁 / 郑培凯 鄢 秀
xv 代译序 / 李孝悌
011 致 谢
013 注释中所用的缩写
015 前 言
021 第一章 观察者
051 第二章 土地
077 第三章 寡妇
095 第四章 争斗
117 第五章 私奔的女人
151 结 语 审判
159 附 录
183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做一项研究:一个作家或学者某本著作大获成功后,紧接着的下一本著作与前者的关系。多少内在元素沿用,多少得意之处发扬光大,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觉行为,多少是因别人的赞美而于不自觉中兴奋地重复。 我是读《 王氏之死 》时想到以上问题的。作者史景迁原...  

评分

如果有人有兴趣,可以做一项研究:一个作家或学者某本著作大获成功后,紧接着的下一本著作与前者的关系。多少内在元素沿用,多少得意之处发扬光大,其中又有多少是自觉行为,多少是因别人的赞美而于不自觉中兴奋地重复。 我是读《 王氏之死 》时想到以上问题的。作者史景迁原...  

评分

此书印制很好,精装本但不重,封面略毛糙,持之手感颇佳,内页用淡黄色纸,较上海远东版惨白的用纸好许多。但该书校订不精,错误不少,如第一章中有: 鲁昭公问为什么所有郯国的高宫都以鸟名为名.. ... 其中“宫”字上海远东版作“官”,史景迁此处所引...  

评分

事情发生于三百多年之前(1668-1672),在山东郯城有一个妇人王氏,抛弃了她的丈夫任某和情夫出逃。逃亡途中,王氏被情夫抛弃,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距郯城县城西南八英里左右的家乡。由于在当时私通及私奔都是不小的罪名,她不能回家,寄居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道观里,却被以...  

评分

X发现宁夏中卫有黄河。那里的黄河还是清流,静静躲在贺兰山的余脉影子里头,迤俪向东北而去。从她的讲述看,我相信中卫的黄河与上游其它地方并无二致。   X从行李包里倒出一小包石头来,大如鸡蛋,小似蚕豆,圆圆的腰身,与雨花石光彩的外表不同,它的面容是灰朴朴的。X...  

用户评价

评分

原书大概能打三星吧,作为一本1978年的著作,能够真诚地重构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相比而言叫魂关注的还是统治术),能想到用小说做史料,脑洞是相当清奇。翻译减一星,差到我几度怀疑自己读了一本假书。。。

评分

在这本书里史景迁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小说家并且入戏很深,以致于其不嫌冗繁地进行史料的铺陈,并不厌其烦地节录聊斋中的故事对其加以印证,以图达成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说效果。很意外地,我并不为篇幅漫长的,像是聊斋精编的王氏之梦所打动,那些或诗意或迷幻的描写与王氏的生活并不构成关联。对于一本以史学定位的著述来说,它足够浪漫,却不够严肃。

评分

所谓”微观史学的代表作“,既没有对地方的整体性把握,也没有好的理论架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段子集。打着重建历史心态的幌子,引用小说时缺乏对文化和背景的体认。一说到”个人命运“,西方的各种想当然尔纷纷暗度陈仓,最后干脆自己跳进去帮苦主编了个小清新范的梦,手法真够下乘。读这个还不如读《故事会》。

评分

历史学领域的通俗化写作。标题只是个噱头,借助文学想象、从县志记载中钩沉出故事和百姓生活的功力令人佩服,但各章节之间缺乏过渡和必要的联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明末清初山东郯城的市井风貌和政治结构,却仅仅成为了沾有历史遗迹的故事,而未能令读者明白故事究竟为何而讲。

评分

站在别人想不到或者想得到但做不到的底层视角、用得上别人用不上或者不知怎么用的材料、写得出别人写不出的文采,这是我推崇史景迁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