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面世历时逾二十年。《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全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的真面目,并间接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或军事秘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至为重要参考价值。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百度过陆荣廷的个人简历,有一个典故叫“陆荣廷睇相”,说的是陆荣廷在广东督军的时候,在其驻军的街道上有一个相面的术士,据传相术非常高明,其实也就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般去看相人都是时运不济,想从老天爷那边去寻求一些心理上的慰藉,所以一般术士的伎俩也就是先对来看...
评分看完后,觉得李宗仁是名爱国志士。当年在统一广西、促成两广合作、北伐等中国历史的关键环节,都有李的身影。正是由于他始终把国家命运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个人得失,故才有两广合作、北伐等历史事件的诞生。假如李当年以“桂系”拥兵自重,变成军阀独霸一方,中国不知...
评分民国政治的不二之作:《李宗仁回忆录》 据说,历史是要让人读得头脑清醒的。但是,回过头来看民国时期那段历史,却总有如坠云中的感觉,拨不开迷雾。 有意无意的,一些人和势力在掩盖那段历史,希望把它们裁剪得为自己所需要。 李宗仁回忆录,是别一种声音。 说实话,民国...
评分《李宗仁回忆录》阅毕。早先从PDF读起,后入手实体。前阵子诸事烦杂、心焦气躁,每天读几页倒很能排遣郁闷,于是此回忆录竟成了我毕业两年半以来全本读完的第二部书(第一部是《悲惨世界》^^)。 多少也因为李氏究竟并非纯粹军人,他也是一个兼职政客,否则这书我是断难卒读的...
评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代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民先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天平天国起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直至清帝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成立后开始进入军阀割据状态,后来通过北伐,中原大战,东北易帜,国内趋于统一。1931年发生九一八...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稿,风格基本是唐的嬉笑怒骂型了,李自己撰稿的只有唯一一章:“对蒋的沉痛教训”(是教训人的教训不是经验教训的教训????),足见对蒋怨念之深……回忆录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因为曲意回避或视野有限与历史有出入很正常,这本书我看篡改史实之处并不多,多半是老李将军不在其位看得有点偏而已,一些谩骂的反驳反而像政治产物不值一提了……军事有关的章节最好,特别是台儿庄一段,振奋之气跃然纸上
评分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稿,风格基本是唐的嬉笑怒骂型了,李自己撰稿的只有唯一一章:“对蒋的沉痛教训”(是教训人的教训不是经验教训的教训????),足见对蒋怨念之深……回忆录本来就是很主观的东西,因为曲意回避或视野有限与历史有出入很正常,这本书我看篡改史实之处并不多,多半是老李将军不在其位看得有点偏而已,一些谩骂的反驳反而像政治产物不值一提了……军事有关的章节最好,特别是台儿庄一段,振奋之气跃然纸上
评分李有自我粉饰之嫌,不得不服唐德刚先生的文笔。。。
评分德公对蒋公评价之低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