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8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149.00元(上下册)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2664
丛书系列:理想国·唐德刚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李宗仁
  • 历史
  • 唐德刚
  • 回忆录
  • 中国近代史
  • 传记
  • 民国
  • 传记与回忆录
  • 李宗仁
  • 回忆录
  • 历史
  • 军事
  • 人物传记
  • 20世纪中国
  • 民国时期
  • 政治
  • 回忆
  • 中国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宗仁(1891—1969),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和风云人物,曾为桂系军事首领,国民党中央领导阶层的重要成员。1948年4月任国民政府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赴美。1965年叶落归根,并于北京发表声明,决心为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李宗仁一生戎马,历经护国、护法、北伐、蒋桂、抗日、国共内战等战争无数,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政治与历史的走势。读历史的人,纵使以成败论英雄,对这样一位不平凡的历史制造者,也不能等闲视之。

李宗仁寓居美国期间,应哥伦比亚大学之邀,在“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襄赞下,于1958年开始亲自口述了他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及所参与的军国大事,由历史学者唐德刚整理撰写,遂成《李宗仁回忆录》。

本书也是唐德刚个人已出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费力最大、遭遇困难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书,自动议磋商到付梓面世历时逾二十年。《李宗仁回忆录》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业的全记录,又是李氏一生各阶段心路历程的最忠实的写照。它完整保存了李宗仁在中国历史上的真面目,并间接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或军事秘闻。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至为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目录信息

推荐《李宗仁回忆录》(李敖)
序言(唐德刚)
【第一编】 少年时期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
第二章 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
【第二编】 陆军教育时期
第三章 陆军小学的教育
第四章 广西青年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从陆军速成学堂到将校讲习所
【第三编】 初期军中生活
第六章 护国军中的青年军官
第七章 讨龙之役与初次负伤
第八章 护法战争
第九章 护法归来
第十章 第一次粤桂战争
第十一章 中山援桂之战
第十二章 六万大山去来
【第四编】 统一广西
第十三章 孙、陈失和与自治军成立的经过
第十四章 两广革命武力之初步合作
第十五章 定桂讨贼军之成立与陆荣廷政权之覆灭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
第十八章 统一后之广西
【第五编】 北伐回忆:从镇南关到山海关
第十九章 两广统一与湖南之内讧
第二十章 亲赴广州,促成北伐
第二十一章 北伐前夕的革命阵容
第二十二章 向长沙前进——北伐的序幕战
第二十三章 长沙会议
第二十四章 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
第二十六章 进军江西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
第二十八章 肃清江西
第二十九章 胜利声中的政治暗礁
第三十章 中央北迁问题与反蒋运动
第三十一章 顺流而下,底定东南
第三十二章 清党与宁汉分裂
第三十三章 两路北伐会师陇海路
第三十四章 徐州班师始末
第三十五章 总司令下野,宁汉息兵
第三十六章 龙潭之战
第三十七章 宁汉复合的困难与特委会的风波
第三十八章 唐生智、张发奎之异动
第三十九章 重建中枢,绥靖两湖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
第四十一章 善后会议与东北易帜
第四十二章 编遣会议的纠纷
【第六编】 十年国难与内战
第四十三章 所谓“武汉事变”之因果
第四十四章 护党救国军之缘起
第四十五章 扩大会议与北上护党
第四十六章 苦撑桂局与西南开府
第四十七章 沈阳事变后广西之新面貌
第四十八章 福州人民政府与广州“六一运动”
【第七编】 八年抗战
第四十九章 暴风雨的前夕
第五十章 “七七事变”与上海、南京保卫战
第五十一章 第五战区初期防御战
第五十二章 台儿庄之战
第五十三章 徐州会战
第五十四章 武汉保卫战
第五十五章 武汉弃守后之新形势与随枣会战
第五十六章 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
第五十七章 珍珠港事变后之五战区
第五十八章 汉中行营期中对战后局势的预测
第五十九章 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
【第八编】 从全盘胜利到彻底溃败
第六十章 胜利接收铸成大错
第六十一章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北平行辕
第六十二章 竞选副总统的动机与筹备经过
第六十三章 民主的高潮与逆流——当选副总统始末
第六十四章 急转直下的内战
第六十五章 从副总统到代总统
第六十六章 收拾不了的烂摊子
第六十七章 不堪回首的江南战役
第六十八章 江南“开门揖盗”,广州望梅止渴
第六十九章 自我毁灭的西南保卫战
第七十章 在粤之最后努力,对蒋之沉痛教训
第七十一章 国府最后播迁,大陆全部失守
第七十二章 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李宗仁声明
附录二 李宗仁先生答中外记者问
附录三 邵力子、章士钊1948年在香港致李宗仁的劝降书
附录四 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唐德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上下两册,上册讲北洋,下册谈国民政府 很厚,对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文化发展,政治军事都有很详细的介绍,作者大都是在欧美的华裔学者或汉学家,采用的很多资料与国内的不同,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撇开国内的一些政治因素谈民国,相信能让您对那个时代有一番新的...  

评分

一部民国史,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战争史。源自清末新政的陆军建设,很多民国要人的生涯始于军旅;往后数十年的乱世当中,战争场景也如司空见惯。生活在和平年月的人,已经很难想象战争究竟是怎么进行的了;而民国人物的口述或回忆文字,庶几能提供一些去今未远的战争场景描述。...  

评分

唐德刚力作。李宗仁纵横捭阖,在民国历史上留下不朽功勋。有评论认为德公过于自吹自擂,何以能预见如此多的中国与世界之变化。我却认为并非如此。因为首先对此完全没有自吹自擂之必要, 这本书就是要立言,还历史以真实。这些分析预言师作为趣事而谈。倘若为了标榜自己而吹嘘,...  

评分

李与蒋从1926年北伐开始,亦僚属亦同袍,时兵时和,亦敌亦友,这种关系放置在黄埔系-桂系互动的背景下,可以说直到1949年兵败去国,都是影响国民党内部生态、外部政治/军事表现的重要母题。如李自述所言,蒋行动的基本假设是派系斗争是零和游戏,指导原则是确立自己党-国的独尊...  

评分

上下两册,上册讲北洋,下册谈国民政府 很厚,对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经济状况,文化发展,政治军事都有很详细的介绍,作者大都是在欧美的华裔学者或汉学家,采用的很多资料与国内的不同,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撇开国内的一些政治因素谈民国,相信能让您对那个时代有一番新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排长干起,统一广西,列入国民党最高核心领导层。感叹有白崇禧和黄**(还是记不下来名字)这样的终身挚友,同甘共苦。北伐时因为蒋的权术手段,将三人分开。三人帅军独立完成长沙岳阳蒲圻汀泗咸宁,这时国民政府才动身配合北伐,蒋从孙大帅去世后,平步青云,逼走汪精卫,通过黄埔军校的人才储备,强化第一军,完成统领全军。北伐时,拆散三人,李宗仁一路通过个人榜样,让蒋用来平衡四军。南京局势刚稳定,蒋准备弄冯玉祥的第三军未果,反目弄李的第四军,李此时避难在香港,第四军被打垮,三人此时居然在广西梧州重新聚首。这本书看完,对近代史有完整认识。配合剑桥中国近代史,差不多就是全貌了。

评分

风大浪大,半生多事

评分

前半卷在青年的革命时代朝气有活力,后半段不仅时局江河日下,口诉者亦推诿扯皮不已,多少令人有些泄气。李宗仁当以台儿庄一战和代总统闻名,但此二部分在书中的篇幅并不大,而读毕更惊觉李宗仁在抗战前的诸多决定性作用和壮举。诚然在一般的历史角度,现在对李宗仁的作用是多有忽视的,但没有一些知识基础而尽信其所言,对了解那段历史则更是有害。

评分

读本书之前对李几无了解,感谢唐先生让吾辈得有机会认知又一位我大中华的优秀儿女,李将军真英雄也!

评分

德公对蒋公评价之低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