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从诞生之初就带着叛逆的胎记,是青年亚文化的主要武器,从未放弃对保守的社会体制提出尖锐的质问。
60年代的民歌运动是摇滚乐与政治关系的原型;70年代的华丽摇滚、朋克摇滚将音乐、青年亚文化和社会颠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80年代的“红楔”、“四海一家”等运动为音乐与政治的结合提供了各种可能的样板,90年代至今,面对全球化、环境污染、种族主义、霸权主义等更加复杂的社会议题,摇滚乐在丰富自身形态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反抗姿态。
约翰·列侬、鲍毂·迪伦、琼·贝兹、冲撞乐园、U2电台司令……当我们被这些伟大的摇滚乐手感染时,可曾留意到他们面对社会总总不公时的呐喊?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回顾了历史上摇滚乐与种种社会运动的关联,并在回顾中去提问、反省音乐介入政治的各类实践途径的可能性与局限。声音与愤怒,将唤起你青春的热血,并且让你重新认识摇滚乐。相信当你合上本书时,对于“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这个提问,心中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张铁志,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写作者,写作方向包括政治与文化评论,音乐论述与散文等,关注波希米亚的反叛文化如何与社会运动结合,希望以此改造我们面对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想象。2004年在台湾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结合摇滚论述,社会分析以及文学书写,获选 为该年十大好书。2007年在台湾出版《反叛的凝视:他们如何改变世界》书写当代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行动主义。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我所读过的关于摇滚乐的书并不是很多。基本上国内几位比较有名的乐评人比如郝舫、颜峻、李烷、孙孟京的文章和书都看过。但是以社会文化以及政治作为音乐评论集的主体,却是第一次见到。所以看了网上的介绍后就抑制不住渴望,想要一探究竟。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拿到了书。 基本...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摇滚乐能改变世界吗?” 我必须说,改变世界这个词还是稍微大了一点。这本书的讨论基本上局限在摇滚乐与政治,甚至只是政治运动的关系上,当然,二百页不到的书能够把这个问题谈清楚已经相当不易。 这本书从七〇年代地下丝绒乐队对捷克革命运动的影响说...
评分南京《东方》文化周刊(6月) 文/ 五朵云 《Gave Peace A Chance》是约翰·列侬在1969年为反对越战而写的一首歌。“给和平一个机会”(Gave Peace A Chance)的行为艺术活动是越战时候掀起的,列侬和洋子呼吁“武力不会对和平有任何帮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躺在床上一星期...
评分 评分新版与第一版相比,作者张铁志进行了较多的修订,增加新版序言,修订各个篇章,改写1990年代至今的抵抗音乐章节,并特别收录马世芳vs张铁志,贾樟柯vs张铁志,两场精彩对谈。以下是新版序言: 新版序言 音乐作为抵抗现实的力量/张铁志 《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
摇滚乐可能改变世界吗
评分出了好久的书,一直比较抗拒这种招牌式的标题。读完感觉不错,摇滚乐的原初是带着社会抗议的,算是给年轻人提了个醒,不是有了一套好看的西服,你就是rock star。
评分我们的愤怒里不要说音乐,连清楚明白的说话都没有——还不是被气急了。
评分当我看到他本人时,在没看书的情况下就已经猜到了基调,理想而美好的青年,怀揣大同的愿望,作为一位政治学的研究者,他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评分出了好久的书,一直比较抗拒这种招牌式的标题。读完感觉不错,摇滚乐的原初是带着社会抗议的,算是给年轻人提了个醒,不是有了一套好看的西服,你就是rock sta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