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

茶在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加]贝剑铭 (James A.Benn)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朱慧颖
出版时间:2019-12
价格:6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0872559
丛书系列:全球视野与物质文化史丛书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历史
  • 饮食
  • 海外汉学
  • 文化
  • 茶经
  • 海外中国研究
  • 茶文化
  • 中国茶
  • 茶叶历史
  • 茶道
  • 茶艺
  • 茶饮
  • 茶史
  • 茶俗
  • 茶具
  • 茶与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跨越了宗教研究与文化史的界限,广征博引——诗歌、历史记录、仪式文献、禅苑清规——其中有许多材料是首次被翻译或分析。

《茶在中国:一部宗教与文化史》以一件日常商品和大众饮品为切入点,探索了封建中国早期到其后大约1800年的时段里,传统中国宗教与文化变迁的概况。它追溯了饮茶从具有神话色彩的起源到19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教思想、机构和人物是如何影响茶的故事,也考察了茶带来的传统习惯、审美、仪式、科学和知识观念方面的变化。

作者简介

贝剑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现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佛教与东亚宗教教授,麦克马斯特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古宗教史学者。已发表关于中国佛教疑伪经、茶和酒等主题的论文,著有Burning for the Buddha: 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朱慧颖,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文博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茶叶博物馆。多年从事茶史研究与史著翻译,已出版译著《日本史》《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参编茶文化书籍《话说中国茶》《中国茶事大典》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传统中国作为宗教与文化商品的茶
茶的基本含义/ 006
茶叶的种植、加工与消费/ 007
茶、酒及汤药/ 010
被赋予“养生”符号的茶/O11
何为“宗教与文化商品”? / 013
小结/019
第二章 茶叶的早期历史:神话与现实
从“荼”到“茶”:唐以前对茶的称谓/ 022
《僮约》与最早的茶之用/ 025
早期文献中的茶/ 026
文化英雄神农氏与茶的起源/ 028
中古志怪小说中神秘的茶/ 031
茶与道教神仙/ 036
作为佛门饮品的茶/ 038
小结/ 040
第三章 唐代的佛教与茶
《茶酒论》:茶与酒地位的争论/ 045
酒:历史、礼仪与酒令/ 046
作为奢侈品的茶/048
名酒及其社会效用/ 049
佛教与茶/ 049
作为非健康饮品的茶/051
醉酒的危险/ 052
酒、文化与消费/ 053
佛教的酒戒/ 055
敦煌写本对酒的态度/ 057
佛教、茶与物质文化/ 059
法门寺的皇家茶具/ 061
寺院茶文化与茶汤/ 066
茶百戏:如梦幻泡影的佛教观念/ 067
道教与茶:茶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068 小结/070
第四章 唐代茶诗
诗歌的新主题一 诗咏茶/073
茶诗中的宗教及美学意义/ 075
长寿与成仙及茶的商品化/077
新的文化空间:寺院饮茶/080
茶与友谊,宴饮与送别/ 083
皎然诗歌中的茶与禅宗/ 085
卢仝《七碗茶诗》/ 089
白居易与日常茗饮中的茶诗/ 090
小结/093
第五章 茶圣陆羽:陆羽生平与作品的宗教色彩
历史语境下的陆羽/ 095
陆羽生平的史料来源/ 098
陆羽的传奇出身/ 099
陆羽寺院中的童年/101
少年成名:跻身精英文坛/103
陆羽南迁及《茶经》初稿/ 103
《茶经》的书写与精英阶层的认同传播/ 105
《茶经》付梓及陆羽的晚年生活/107
《茶经》的内容与结构/108
《茶经》引发的茶文化浪潮/ 110
小结/ 113
第六章 宋代:驱乏提神、活跃社会的茶
北苑与精英书写的宋代茶文化/117
寺庙“茶户”与宋代茶的商业化/ 123
“点茶三昧”:禅僧日常生活中的茶/ 125
寺院的茶礼与汤礼/ 127
寺院里的汤药/ 133
寺院茶会、汤会与世俗社会/ 134
小结/ 139
第七章 东传日本:荣西《吃茶养生记》
《吃茶养生记》的研究方法/ 143
《吃茶养生记》概要/143
《吃茶养生记》的理论一空间、时间与五行/ 145
《吃茶养生记》中的疾病/149
小结/ 152
第八章 明清茶叶经济中的宗教与文化
明代名茶的品牌威力与佛门之茶/ 166
明代文人对茶的审美取向与宗教反思/170 茶、僧人与文人:儒与释的交融/ 174
小结/185
第九章 结论
观念/187
机构/189
人物/190
注释/193
参考文献/ 229
索引/25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对僧人来说,茶无疑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提神醒脑,又不像酒一样会让人犯戒。于是,僧人就开始抬高茶,贬低酒。 在《茶经》里,陆羽又提出了一个观念进一步确认了茶的独特地位。他认为,茶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因为茶的本性不同。那茶的本性是什么呢?陆羽的答案是,茶性俭(节俭...

评分

对僧人来说,茶无疑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提神醒脑,又不像酒一样会让人犯戒。于是,僧人就开始抬高茶,贬低酒。 在《茶经》里,陆羽又提出了一个观念进一步确认了茶的独特地位。他认为,茶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因为茶的本性不同。那茶的本性是什么呢?陆羽的答案是,茶性俭(节俭...

评分

对僧人来说,茶无疑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提神醒脑,又不像酒一样会让人犯戒。于是,僧人就开始抬高茶,贬低酒。 在《茶经》里,陆羽又提出了一个观念进一步确认了茶的独特地位。他认为,茶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因为茶的本性不同。那茶的本性是什么呢?陆羽的答案是,茶性俭(节俭...

评分

对僧人来说,茶无疑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提神醒脑,又不像酒一样会让人犯戒。于是,僧人就开始抬高茶,贬低酒。 在《茶经》里,陆羽又提出了一个观念进一步确认了茶的独特地位。他认为,茶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因为茶的本性不同。那茶的本性是什么呢?陆羽的答案是,茶性俭(节俭...

评分

对僧人来说,茶无疑是最合适的,它既能提神醒脑,又不像酒一样会让人犯戒。于是,僧人就开始抬高茶,贬低酒。 在《茶经》里,陆羽又提出了一个观念进一步确认了茶的独特地位。他认为,茶跟其他的植物不一样,因为茶的本性不同。那茶的本性是什么呢?陆羽的答案是,茶性俭(节俭...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无糖饮料尚未开始流行的时候,有一款被很多人视为异端的茶饮料上市了。它的名字,或许可以代表很多人对茶的印象,叫“东方树叶”。茶在中国,是一种仿佛溶于血液的生活方式。体力劳动者可以从菜场买到十几块一大袋子的树叶茶,和凉水一起煮开,喝下去既解暑又解乏。坐办公室的大爷,早上到公司,也总习惯往保温杯里放点茶叶,再接上开水。精致生活的追求者开始分辨茶的种类滋味细节,从几百块一罐到上万块一斤的茶,几乎没有消费断层。这一切,是由茶远远超过食品饮品属性的宗教与文化内涵所影响而产生的。 ●著名的东亚宗教学者贝剑铭,为茶超越食品的文化性写了这本《茶在中国》。我们消费茶的时候,究竟在消费什么?本书开篇以传统中国茶的定位和符号来说起,进而讲述关于茶的神话与现实的历史,之后探索茶与佛教的关系。

评分

是文化开创了茶这一品类,并赋予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评分

为什么团饼茶改散茶的危机,没有让茶文化衰落,反而让茶发展地更多元、更丰富了呢?其实还是因为文化点金术。虽然旧有的茶的规范因为朱元璋的一条命令被废除了,但是有关它的品位体系依然还在。人们改造饮法、改造工艺,就是为了让本来在俗的方向上发展的散茶,能够填补团饼茶被废留下的空缺,成为品位的象征、修行的方式。今天,我们熟悉的六大茶类这种分类方式,以及关于茶的各种讲究,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评分

茶可以说是全球最流行的饮品之一。我们今天讲的,是中国主流茶饮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危机中求变的过程。这段故事告诉我的道理,是文化如何开创了一个品类,并且给它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

评分

这个研究角度简直不要太有意思了,论茶叶在中国古代的“炒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