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是世界上的首次总体战,它对日本军政史的影响却被严重低估。被称为“一战世代”的日本陆军军官群体,正是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的主要担纲者。他们在“大正民主时期”的灵活性,反而导致陆军在20世纪30年代严重干政。黑泽文贵打破了陆军与“大正民主”对立的刻板印象,以两次世界大战间日本内外体制的变动为主线,勾勒了日本陆军走向战争的全过程。
黑泽文贵,1953年生于日本东京。法学博士。曾任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编修课主任研究官,现任东京女子大学教授、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编纂委员、(日本)军事史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主要著作有《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宫中与政治家》《两次“开国”与日本》《历史与和解》《日本红十字会与人道援助》《日本•比利时关系史》等。
译者简介
刘天羽,神户大学人文学研究科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军政关系史。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注释部分很有料,援引了大量一手材料,与社科文献社的其他几本日本陆军译作正可参照
评分是一本非常好的研究日本了解日本的文化类书籍。里面有很多我们之前难以窥见的视角和不太容易考虑到的思维方式。时的那段历史更加地鲜活起来
评分从陆军内部视角出发,来进行考察。当年在史料上很大突破。纯学术著作,普通读者没有相关知识背景,可能会比较吃力。另外《大戦間期の宮中と政治家》也会翻译引进吗?
评分二五四五的特质及其连续转换十分值得思考,套用书中有过的同心圆比喻,在某种程度上这里似乎也可以使用。两种体制下的总体战认识对比有说服力,尤其是前者当中内在的丰富性很新鲜。大正时期的陆军对其灵活应对,它本身就有陆军参与促成的部分,比如普选。总体战给了陆军扩充外延的新的必要性与正当性,但无论是外部保有还是内部革新,实际上都有着更深更广的旧背景,侵略扩张自不必说,改造革新也不是陆军的原创或专属,夹杂出现的关于连续断裂的论述引人思考。关于权力主体与帝国宪法包括行为责任的探讨同样十分值得思考,但宪法下的政党的内阁地位以及内阁中的一把手地位二者本身就并非不证自明强而有力,陆军究竟直接间接,总体战究竟实现几何,无责任后仍待回答。
评分译者是一个朋友。翻译质量绝对靠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