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理想国译丛 日本 德国 伊恩·布鲁玛 社会学 历史学
发表于2025-02-16
罪孽的报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国有心结,一提到犹太人,德国人的肾上腺素水平就会猛增。
君特·格拉斯说,“有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回忆,德国就应该永远分裂。”
倘若说人类史上最黑暗的篇章是可以“应对”的话,那么德国人总体而言可谓应对自如。战后德国人曾经“无力哀悼”,然而如今,对国家罪行的内疚转化成一种美德,对比某些国家的死不悔改,甚至成为一种优越感的标志。
日本缺心眼,正如麦克阿瑟所说,日本人在政治上就是个十二岁小孩。
原文部省大臣藤尾正行曾这么说:“日本近代史上没有令人羞愧的篇章。”
有了广岛和长崎原爆造成的冲击,日本人在谈论战争罪时,感到有资格反戈一击,指责“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保守派首相依然年复一年地参拜供奉有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而形形色色的委员会把教科书里有碍爱国自豪的史实一概阉割干净。
二战结束七十年来,当正义的一方欢呼胜利,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危险的民族”,又是如何面对自己不光彩的过去?表面看来,德国人对大屠杀的彻底反省,日本对侵略责任的抵死不认,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历史的阴影下,关于奥斯维辛、广岛、南京这几个炼狱之所,关于历史的胜者审判和历史的纪念泛滥,以及为了实现“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两个看似迥异的国度,实则都充满了难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带。走访历史的暧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话语之下的潜台词,同时作者也不忘一再追问:究竟该由来偿还,这罪孽的报应?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1951— ),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现任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民主、人权与新闻Paul R.Williams教授,为《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金融时报》等多家重要媒体撰写评论。作品涉猎广泛,最新著作有《零年:1945》《阿姆斯特丹的谋杀案》等。
个人网站:http://www.ianburuma.com/
作者文笔很好,但不如其代表作《零年》,内容太庞杂,立场也很模糊,对德国人的偏袒和洗白比较多,对日本的掩饰战争罪责有所揭露(倭寇国无耻卑鄙至极),但作者却不停嘲讽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明显对亚洲受害国并不同情 - 换句话说就是日寇发动太平洋战争罪不可赦,但屠戮中国人就无所谓了。说到底,作者毕竟只是个荷兰人,白人种族主义价值观根深蒂固
评分还好没买纸本
评分日本与德国战后的交叉呈现的历史记忆。「罪与耻」「天皇的纯洁」「广岛的受害者心理」日本人总体精神上的猥琐与幼稚,不过在这点上其实中国也不逞多让。
评分还好没买纸本
评分还好没买纸本
"战争是为民族存亡而进行的斗争,日本军人并不比其他国家的军人更坏,而就荣誉心和牺牲精神而言他们甚至更优秀。"从《永远的零》到《太平洋的奇迹》,日本的电影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肤浅粗鄙的价值观(前者的结局是男主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撞中了美军航母为国捐躯,后者则是孤岛残...
评分基本上遇到德国部分我就有阅读障碍,不知是翻译原因,我本身理解问题还是作者的写作手法,看到德国部分我就云里雾里。大致读出来的印象就是,德国人唯恐把纳粹批判地不彻底,唯恐把纳粹当做人来看,因为仿佛这样就可以把他们从歌德席勒的德国里剥离出来。而日本的情况则不同,...
评分 评分二战是一场恶梦,然而面对着自己曾经造成的罪孽,德国和日本的态度截然相反,德国此感到忏悔以求得到解脱,日本人则希望保持沉默以逃离罪责。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日本人拥有的是亚洲人的"耻文化",而德国属于基督教的"罪文化",两种不同观念的作用导...
评分罪孽的报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