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七世纪初唐朝建国开始写起,直至八世纪中叶“安史之乱”的发生。这段时间内,唐帝国与境外诸多国家的冲突、往来不断。在此背景下,作者讲述与丝绸之路历史一体的粟特人的东方发展史、唐朝的建国史与建国前后突厥的动向、安史之乱为唐帝国带来的变化与回鹘的活动,并以此定位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唐王朝。本书特别关注唐帝国与游牧民族,尤其是鲜卑、突厥、回鹘的关系,以及唐帝国与丝绸之路的关联,探讨丝绸之路这条人、事、信息、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的重要性。
森安孝夫,1948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东京大学博士课程修毕,其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留学巴黎。大阪大学文学博士。历任金泽大学副教授、大阪大学教授、近畿大学教授。现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东洋文库研究员,代表作有《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东西回鹘与中央欧亚地区》,编著有《中亚出土文物论丛》《从粟特到回鹘》等。
由这本书的题目就能看出来,书的内容主要是讲了“丝绸之路”的诸事,而唐帝国退而求其次,居于次要地位,和它形成了从属关系,表面上讲述的突厥、回鹘、粟特等不同地区和民族矛盾比较多,少有偏重大唐王朝,但是实质上,两者互为表里,以“丝绸之路”为针,穿起了安史之乱前后...
评分比较仔细地看过了,但是评论很业余,凭印象写吧。 台版和陆版 台版和陆版的差别,主要在导言部分,尤其是涉及回鹘与维吾尔的关系,台版有个文库本後记,说初版受到在日维族读者的批评而重写。但总体来说陆版通顺。有些特别隐蔽的差别,比如第11页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崩坏,陆版...
评分八旗的這套“興亡的世界史”應該算是台灣書市人文史地部分最難以忽略的一套書吧。做為講談社的扛鼎大作,二十本光看介紹就氣勢不凡了。廣邀各方學者參與編撰的這系列,面向的是大眾,各有各的特色算是其優點。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愛好者有點尷尬的是,感興趣的主題多半都有深...
评分比较仔细地看过了,但是评论很业余,凭印象写吧。 台版和陆版 台版和陆版的差别,主要在导言部分,尤其是涉及回鹘与维吾尔的关系,台版有个文库本後记,说初版受到在日维族读者的批评而重写。但总体来说陆版通顺。有些特别隐蔽的差别,比如第11页说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崩坏,陆版...
评分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1.五胡十六国时代之前,西晋文臣江统曾说,在关中(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水流域)百余万人口之中,半数为戎狄。江统此言并不夸张。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汉族人口急剧减少,五胡乘虚而人。经过三国、西晋之后,中国北部涌现了许多由五胡建立的政权,最终由鲜卑族的北...
#????说书# 【柒书坊读书会】如果没有丝绸之路,也许就没有唐帝国的繁盛。没有唐帝国的繁盛,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异族族群踏上中华大地,成为大家庭里的一员,在这里定居通婚生活。大唐出口丝绸,粟特人贩来战马。从关陇贵族集团的李渊登基,到粟特人主导的安史之乱,成也异族,败也异族,唐帝国的历史始终是部多民族征战、融合、相互牵绊的历史。本书作者旗帜鲜明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提出了挑战。粟特人的民族文化消亡,正说明他们融入了其他民族。没有一个民族是纯粹的,智人都有一对共同的始主。推荐。
评分从索格狄亚那的丰沃两河到东陵碣石的扶桑大海,从莽莽无边的北方草原,到往来杨帆的交州岸边,多少国家兴盛与衰亡,多少民族叱咤与消融,多少铁骑滚滚而去,多少圣王灰飞湮灭……散埋在悲风与黄沙里
评分怎么说呢,相信论述中有关多民族、胶着对抗融合的论调。这早已是学术的共识。作为普及,是正确,且需要了解的。但作为作者本人的个人产出,或者以几块石碑来佐证自己的某些观念,太单薄 了。上半部,可看。
评分任何历史都会是讲述者心中观念的体现
评分什么是预流的学问?Eurasia就是预流的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