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记写其集藏古玩的因缘情意,淡笔点染长辈之温情、友朋之相契:梅家灵芝,萱园嫁妆,亦梅先生,乔志高先生,林语堂的半个学生,王世襄的狮子,脂砚斋杏花,倪元璐的字,与陈文岩吹水,老客栈悲歌,徐志摩的旧藏,杨绛先生的来信……富于文人意趣,情韵悠悠,最见精彩。书名借用贺铸名作词牌《青玉案》,老旧的词牌名和他新撰的文玩小品书中重逢,就像一场一见钟情般的艳遇。内地首次引进,精装面世。
近年董桥的新书在装帧上总喜欢花一番心思,仿古典书的皮纸装帧,烫金的封面,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本装帧雅致的本子,载有四十四篇董桥的最新文章,带您走进董桥的古董、旧书珍藏的世界。
董桥,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现任《苹果日报》社长。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明报》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主任,《明报月刊》总编辑,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成都、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幼时受父亲影响,对于古玩文物一事就是道不出的欢喜。 董桥这书图书馆觅得,甚是精细,自扉页不可自拔,这般读书的乐趣是很久没有了。这个心思细腻怀旧的老头儿,笔间满满透着一股民国气。 这些小品文与那些民国文坛大拿比起来也不逊色,风骨各异,不变的是对生活里琐碎事的...
评分《拆廟與造神》 拆廟與造神,歷史上,不乏所見,即便是於文學藝術的殿堂裡。 祇是古往今來讀得多了,大抵總是看得出點兒拆廟與造神這兩樁事兒的主旨,拆廟是為造新神,造神是為修新廟,盤算的底裏還是一宗,都是想在殿堂裡頭弄個把交椅安泰自己,其肇事主兒,大抵為一人。 乾隆...
评分第一次读董桥的文字。老早以前就听说过他,前段时间新闻说他是林美人的座上客,又看到梁文道采访老爷子的文章,特别想一睹他的文风文采。 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觉得他是与众不同的作者。果然,他做过图书编辑,喜欢诗词、书画,对于装帧精美的图书也特别喜欢收藏。看...
评分◎ 编辑推荐 行内人说,你一定要看董桥,字字句句都泛着岁月的风采。 ◎ 作者简介 董桥,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多年,又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工作。现任《苹果日报》社长。先后曾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
评分许多过了忘了,随手拈几个: 前言部分 pVI 第八行“基度山恩仇记”应为“基督山恩仇记” p8 倒数第四行“在宜楼眼看她”疑为“在宜楼眼看他” p104 第八行“Breakfast at Tiffany,s”应为“Breakfast at Tiffany‘s” p106 第三行“古泉专家”疑为“古钱专家” 内彩页,图...
东京是不说外国话的大都会,阿部先生那口东洋腔英语听来简直是天籁。 他的书店我一连几天天天都去逛一两个小时,天天都消受几回意外的惊喜,感觉很像重访英伦古书肆,连木板楼梯一步一嘎吱的老骨头声响都像,二楼昏暗的光影杂乱的书堆霉旧的书香更像。 不很像的是那些青山乱叠的旧书好像都不染尘,一本本老得幽雅老得体面老出扶桑强制的洁癖,跟小津安二郎的黑白老电影一样干净,不必劳烦《伊利亚随笔》里的英国老书商使劲吹掉书皮上的灰尘:原节子从早到晚总是整整洁洁黑是黑白是白。
评分这个系列 最喜欢青玉案
评分第一本完整的董桥,他真是来往无白丁啊
评分休憩33rd,连读两本董桥实为不智,此本质量亦不如记得与立春前后
评分这装帧!这价格!竟然还有错字!简直不忍卒读!我该找@广西师大出版社 算账?还是@广西师大理想国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