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的春秋

失败者的春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勃
出品人:读库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6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06772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春秋史
  • 春秋战国
  • 刘勃
  • 中国历史
  • 先秦
  • 读库
  • 政治
  • 失败 心理 历史 自我成长 反思 挫折 人性 成长 逆境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刘勃继《战国歧途》后的新作,依然关注古老中国的青春时代。

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难以为继,新的集权制度亦未建立。

春秋是承前启后的时代。齐桓晋文称雄称霸,狐偃管仲封侯拜相,孔子老子更是影响深远。乱世丛林,英雄伟人辈出。

一部春秋史,奠定了整部中国史的基础。

面对令人望而生畏的杂多人物和纷繁事件,作者刘勃抽丝剥茧,比勘真假莫辨的史籍记载,吸收新近的考古资料,以诙谐轻松的语言,化芜杂晦涩为起伏跌宕,勾画出一幅春秋时代诸国兴亡变幻的画卷,也留下贵族时代最后的背影,重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和奋斗。

与之前出版的《读罢春秋不成歌》截然不同,刘勃试图搭建新架构,再写春秋史。从地缘关系视角分析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本书写作的一大特色。

内忧外患中,周天子为何突围失败?齐、晋、秦、楚,大国雄主如何博弈?世家贵族,为何在春秋时代渐入黄昏?这些看似是古代中国的独有问题,实际也是现代世界面临的特有挑战。春秋史的激荡,依然能给予我们诸多灵感和想象。

作者简介

刘勃,七零后历史作家,编剧。著有《小话西游》《战国歧途》《传奇中的大唐》等书,音频节目《刘勃煮酒论<史记>》在蜻蜓FM连播,曾担任纪录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学主笔。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目录信息

序 干卿底事写春秋
序章 天子的困境
诸夏编
第一章 齐鲁殊途
第二章 河南三强
崩坏编
第三章 内外乱战
第四章 戎狄交侵
始霸编
第五章 霸业初起
第六章 尊王攘夷
第七章 霸政之殇
变霸编
第八章 晋国往事
第九章 国位之争
第十章 晋文之语
争霸编
第十一章 此路不通
第十二章 晋楚争霸
第十三章 贵族黄昏
第十四章 华夏边缘
春秋大事年表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战国歧途》珠玉在前,此书就稍逊一筹了。然而还是一本好书,在第一次阅读时我全无收获,责任在我,可能是因为不够专注,也可能是没有对应的感受,此次重读,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有道理的,单纯的阅读与旅行都难入其门,更广的视野能带来更多的感触。那种融会贯通的洞悉...  

评分

我之前看过刘勃老师在微博上分享的一些书中片段,所以读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如果你是第一次读他写的文,应该会感觉挺惊艳的。 这本书里面倒没有多少我之前不了解的历史知识,刘勃先生也并不以浩瀚的知识容量见长。他最擅长的是,从纷繁复杂的史料当中整理出头绪,把史书中...  

评分

小学时期读《东周列国志》,只当是像《格林童话》或者成语故事一样,是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书。如今,经过学校的历史教育和社会操练,再来读《失败者的春秋》,感触十分复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如何演变,人类社会亘古至今秉承着一些固定的规则。 一、贵族阶级的利益争夺 周...  

评分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战争中,各国贵族们都如此注重展示教养和风度,日常政治和社会生活当然更是如此。学者们分析归为三点:世俗理性、尊严意识和文雅风流。 2020年2月10日标记的在读,应该是为了在ko到之前看完吧,结果拖到了三月底才看完……觉得读完这本书是个契机写点什么...  

评分

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一本读书笔记,串联起《左传》《公羊》《国语》《史记》,勾勒出春秋的大体模样。虽然一些细节仍待考究,但瑕不掩瑜,确是一本好书。在通俗历史读物漫天的当下,引用翔实、字字有据的书本太稀有了。 春秋可以说是中国有相对详细史料的第一个时期,是当...  

用户评价

评分

写春秋战国时代的书,我看的时候觉得有趣好玩,放下就不知道说的啥。

评分

能够把春秋写得如此生动的作者唯有刘勃老师。站在如今的日子去感受礼崩乐坏前最后的时代更是感慨良多。春秋之后再无情也无义,那才是华夏族真正的失败。

评分

春秋是一曲有节奏的悲歌(这本书是一本酒后也能边读边拍大腿的历史书)

评分

这些动机都不体面,然而对人性本来就不能太乐观。卑劣的贪欲和伟大的情怀相比,两者的爆发力也许同样可观,但前者往往有更强大的续航能力。

评分

好看是好看的但也有不……也不是说不好,就是不理解之处吧。整本书其实描绘了一个“紧身衣”将除未除的时代生态,有一些很可贵的东西,比如钟鸣鼎食与茹毛饮血之间那一点距离(现代的“政治正确”可否作同一解呢),有很微妙的东西,比如崔杼杀史官与栾书弑君,还有更多是无差别的东西。但我觉得不理解的是,“国将兴,听于民”,民在哪里?是p172的“屁民”,p195的“主流收视人群”(这段写得尤其不考虑复杂的现实变量,非常武断),p269的“老百姓吃这一套”吗?甚至p131论文人“女人/文人的理想境界”?这些究竟是哀之(写齐桓公与贵族黄昏两段,比之今世,自由心证吧),抑或过于粗暴的戏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