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刘勃继《战国歧途》后的新作,依然关注古老中国的青春时代。
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分封制难以为继,新的集权制度亦未建立。
春秋是承前启后的时代。齐桓晋文称雄称霸,狐偃管仲封侯拜相,孔子老子更是影响深远。乱世丛林,英雄伟人辈出。
一部春秋史,奠定了整部中国史的基础。
面对令人望而生畏的杂多人物和纷繁事件,作者刘勃抽丝剥茧,比勘真假莫辨的史籍记载,吸收新近的考古资料,以诙谐轻松的语言,化芜杂晦涩为起伏跌宕,勾画出一幅春秋时代诸国兴亡变幻的画卷,也留下贵族时代最后的背影,重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挣扎和奋斗。
与之前出版的《读罢春秋不成歌》截然不同,刘勃试图搭建新架构,再写春秋史。从地缘关系视角分析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本书写作的一大特色。
内忧外患中,周天子为何突围失败?齐、晋、秦、楚,大国雄主如何博弈?世家贵族,为何在春秋时代渐入黄昏?这些看似是古代中国的独有问题,实际也是现代世界面临的特有挑战。春秋史的激荡,依然能给予我们诸多灵感和想象。
刘勃,七零后历史作家,编剧。著有《小话西游》《战国歧途》《传奇中的大唐》等书,音频节目《刘勃煮酒论<史记>》在蜻蜓FM连播,曾担任纪录片《生活在古代》的文学主笔。现任教于南京三江学院。
《战国歧途》珠玉在前,此书就稍逊一筹了。然而还是一本好书,在第一次阅读时我全无收获,责任在我,可能是因为不够专注,也可能是没有对应的感受,此次重读,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有道理的,单纯的阅读与旅行都难入其门,更广的视野能带来更多的感触。那种融会贯通的洞悉...
评分我之前看过刘勃老师在微博上分享的一些书中片段,所以读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如果你是第一次读他写的文,应该会感觉挺惊艳的。 这本书里面倒没有多少我之前不了解的历史知识,刘勃先生也并不以浩瀚的知识容量见长。他最擅长的是,从纷繁复杂的史料当中整理出头绪,把史书中...
评分小学时期读《东周列国志》,只当是像《格林童话》或者成语故事一样,是充满趣味性的故事书。如今,经过学校的历史教育和社会操练,再来读《失败者的春秋》,感触十分复杂。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如何演变,人类社会亘古至今秉承着一些固定的规则。 一、贵族阶级的利益争夺 周...
评分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战争中,各国贵族们都如此注重展示教养和风度,日常政治和社会生活当然更是如此。学者们分析归为三点:世俗理性、尊严意识和文雅风流。 2020年2月10日标记的在读,应该是为了在ko到之前看完吧,结果拖到了三月底才看完……觉得读完这本书是个契机写点什么...
评分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一本读书笔记,串联起《左传》《公羊》《国语》《史记》,勾勒出春秋的大体模样。虽然一些细节仍待考究,但瑕不掩瑜,确是一本好书。在通俗历史读物漫天的当下,引用翔实、字字有据的书本太稀有了。 春秋可以说是中国有相对详细史料的第一个时期,是当...
写春秋战国时代的书,我看的时候觉得有趣好玩,放下就不知道说的啥。
评分能够把春秋写得如此生动的作者唯有刘勃老师。站在如今的日子去感受礼崩乐坏前最后的时代更是感慨良多。春秋之后再无情也无义,那才是华夏族真正的失败。
评分春秋是一曲有节奏的悲歌(这本书是一本酒后也能边读边拍大腿的历史书)
评分这些动机都不体面,然而对人性本来就不能太乐观。卑劣的贪欲和伟大的情怀相比,两者的爆发力也许同样可观,但前者往往有更强大的续航能力。
评分好看是好看的但也有不……也不是说不好,就是不理解之处吧。整本书其实描绘了一个“紧身衣”将除未除的时代生态,有一些很可贵的东西,比如钟鸣鼎食与茹毛饮血之间那一点距离(现代的“政治正确”可否作同一解呢),有很微妙的东西,比如崔杼杀史官与栾书弑君,还有更多是无差别的东西。但我觉得不理解的是,“国将兴,听于民”,民在哪里?是p172的“屁民”,p195的“主流收视人群”(这段写得尤其不考虑复杂的现实变量,非常武断),p269的“老百姓吃这一套”吗?甚至p131论文人“女人/文人的理想境界”?这些究竟是哀之(写齐桓公与贵族黄昏两段,比之今世,自由心证吧),抑或过于粗暴的戏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