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社会学 纪实 文化史 法国 让-克劳德·卡里耶尔 读库 读库小册子
发表于2025-02-23
乌托邦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68年早春。所有人都信了:无须更多努力,世界即将改变。
花儿。铺路石。坦克。
1968至1969年间,让-克劳德·卡里耶尔作为剧作家的工作恰巧令他近距离接触到三座处于时代旋涡中的城市:纽约、巴黎、布拉格——接着又是纽约。
他与工作伙伴游荡在不同国家,亲眼见证了 乌托 邦之风如何刮起。他们只想写一段小故事,却被大故事撵着走。
“这两年光阴不同凡响,如今或被人鄙弃或被人捧上神坛,而我则尽量编织自己的记忆。透过回忆的迷雾,我想起许多东西:呼喊、拒绝、逃避、毒品、梦想,还有据说是自由的性,以及宣称近在眼前的新世界。”
让-克劳德·卡里耶尔 Jean-Claude Carrière,1931年9月出生于法国奥尔河畔科隆比埃,小说家、剧作家、演员、导演。与他合作的导演有路易斯·布努埃尔、米洛斯·福尔曼、菲利浦·考夫曼、彼得·布鲁克等,主要编剧作品有《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白日美人》《铁皮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电影又译《布拉格之恋》)等。
2015年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已读063:作为时代亲历者,让-克劳德·卡里耶尔笔下的乌托邦就像一个响亮而喧嚣、光怪陆离的梦,梦中之人被风暴环绕,被漩涡裹挟,被各种口号胁迫,只是看似壮怀激烈的梦,并无法在混沌中指明方向,无法在喧嚣中清醒发声。最后所有的反抗权威、拒绝规则的特立独行,以他人的鲜血浇灌信仰的盲目与暴力,都很快像肥皂泡一样消失于阳光之下。卡里耶尔并不试图还原那段狂飙突进的历史,甚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也坦承更多时候自己只是背对着时代、自顾自地前行,他从这段历史中撷取的碎片,更像是既冷眼旁观又身入其中的私人笔录。作为著名编剧,作者所写的与布努埃尔、米洛斯、路易·马勒等导演、演员的合作与交往,可算是60年代电影圈的历程实录,而最终他们也用自己的作品完成了对现实的反抗与颠覆。
评分书里有一个片段,说巴黎五月风暴时学生想发动工人,听说附近有一队工人在游行,群情激昂,前去接应。不多久,学生们回来告诉作者:还没说上话,就打了一架。拜拜~ 想起一件往事,早年中共派李立三、刘少奇搞安源罢工,成功后工人党员几乎占了全国三分之一强。尝到甜头的工人要求每天工作四小时,发数倍工资,李和刘前去劝阻,差点被暴打。 革命,终究要吃掉自己的孩子才能长大。
评分就像作者写的,既然这是一部电影,那么就不应该把胶片一格格分开来看。对乌托邦的追求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总会留下些什么,留下的部分会不停去完善“人”的定义。
评分就像作者写的,既然这是一部电影,那么就不应该把胶片一格格分开来看。对乌托邦的追求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总会留下些什么,留下的部分会不停去完善“人”的定义。
评分本想以温柔的方式来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最后却陷入了毒品、消费主义的,还有各色奇奇怪怪的性。对于这段历史,其实读完这本书后也并没有知道更多。对于这些反思,在现在看来也过于普通。但是这本书总是慎重其事地提醒我们:面对一个不够好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去改善它?在1968年后,在经历过红色高棉、文化大革命、海湾战争、卢旺达大屠杀、塔利班恐怖、911事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之间的仇恨。。。我们只有相信了目前的资本主义-民主社会形态“是所有可能的体制中邪恶最少的一个之后,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乌托邦一直是人类追求的,当然与其说追求乌托邦不如说是追求完美,追求一劳永逸,所以每当看到过去有追求乌托邦的事迹,总是有一种将浪漫化的趋势。作者在书里写到“乌托邦带着一种存在的渴望。它不停地在我们耳边低语,说自己是有可能的,说自己不只是在重温古老黄金年代的梦...
评分“最初,鲜花运动让人充满了希望,大麻烟叶和大麻面儿也自然被溶进了这种心态。抽大麻的行为包含着一种温存,甚至一种松懈,正符合当时的流行色和新思想:让我们互相拥抱把,让我们结束对峙,结束异族和异性间的战争把,让我们周身都饰上天下大同、融融乐乐的色彩。” “我们的...
评分从纽约,到巴黎,到布拉格,再到纽约,完美的从现象到概念,从细节到宏观,详细的描述了那个年代,乌托邦的各种形式和发展。字里行间,既有对集权的鞭笞,又有对五月花嬉皮的分析,既有对布拉格之春的同情,又有巴黎的无序和无目的,最终又回到纽约,从五月花到毒品、性、女权...
评分作者是在国内并不大名鼎鼎的编剧,但是他的作品还都挺有名的——和布努埃尔、米洛斯等导演合作的那些。 作者是个法国人——这是个不算坏的偏见,书里充满着他的日常哲思,基本上都是用一种观点来看问题,继而推翻自己的观点,继而又推翻。譬如谈五月风暴,觉得有些超现实主义,...
乌托邦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