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一九二○年生,安徽省合肥縣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歷史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良多。
著有《李宗仁回憶錄》(中英文版)、《顧維鈞回憶錄》(英文原著,紐約時報系發行,大陸有中譯本)、《胡適口述自傳》(中英文版)、《胡適雜憶》(中文版,英文版現正整理中)、《中美外交史1844-60》(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等書,另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包括歷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总觉得这本书的名字起得不是很对,因为从书中的内容来看,更多的像是张学良在回忆自己生平的一些琐事和个人喜好经历。更像是带着你去了解一个真实的张学良,而不是透过张学良的回忆来带你去了解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 这本书的风格迥异于唐德刚之前写的一些回忆录和历史书籍。唐...
评分此书虽然为阉割版,但依然不失为相当珍贵的史料。 实际上它就是唐德刚当年准备和张学良一起做口述史回忆录时,录下来的十几盘录音带的文字版,这些文字并没有经唐氏润色加工,处理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典型的唐德刚风格的文章,就是很原始很粗糙地将录音给书面化了下来,以至于很...
评分张学良的一生,戏剧、惊心动魄、惹人神伤。但在既往的历史宏大叙事中,他被拔高,被美化,符号化,因此离我们也就越来越远。《张学良口述历史》,却带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有缺点的张学良,这样的张学良更真实,也更可信。 [历史|《张学良口述历史》] 所谓...
评分我为什么会用这个题目?我想请谁尊重历史? 很久以前,看了《凤凰大视野》的五集纪录片《世纪张学良》,就一直想买一本《张学良口述历史》来读,借此了解我所关心的一些历史史实,于是找到了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本子,只是由于当时自己的阅读比较庞杂,手头总有读不...
评分张学良的一生,戏剧、惊心动魄、惹人神伤。但在既往的历史宏大叙事中,他被拔高,被美化,符号化,因此离我们也就越来越远。《张学良口述历史》,却带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有缺点的张学良,这样的张学良更真实,也更可信。 [历史|《张学良口述历史》] 所谓...
唐德剛編纂的《張學良口述歷史》由兩個部份組成,前一半是少帥的訪談記錄,後面輯錄多篇對於張學良之父“大元帥”張作霖、張學良本人、“九一八事變”以及當時東北局勢乃至世界大勢的文章,原先我以為少帥的口述會比較有看點,但讀下來語無倫次,盡說些風花雪月之事,毫無看點;反而後一半不少文章雖發表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但觀點都很有見地,譬如預言黑人及其他少數族裔在美國社會將掌控更多話語權,甚至有一天會壓倒白人,4顆星
评分口述历史这事本来就不是全无问题的,虽是亲历者,但也“当局者迷”,口述者也都到了可能犯糊涂的高龄,更何况人的记忆本就是极不可靠的。张学良这本,东一句西一句地扯,很难跟上他的节奏,而且说的话还多是带地方特色的,不大容易理解。最有趣该是十一个情人和谁搞谁老婆那部分了!
评分口述历史这事本来就不是全无问题的,虽是亲历者,但也“当局者迷”,口述者也都到了可能犯糊涂的高龄,更何况人的记忆本就是极不可靠的。张学良这本,东一句西一句地扯,很难跟上他的节奏,而且说的话还多是带地方特色的,不大容易理解。最有趣该是十一个情人和谁搞谁老婆那部分了!
评分至少所谓“晚年忏悔”之说被打破了
评分张学良自称生命就是二十一岁到三十五岁。这短短的十几年真是辉煌壮丽,与我所视,远胜过无数平平淡淡一生的小人物。唐得刚对他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教人动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