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汎森先生,台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獲傑出人才講座(1999-2004),並任教於台大歷史研究所及清大歷史研究所,著有中英文專書數本及學術論文多篇。

出版者: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汎森
出品人:
页数:533
译者:
出版时间:2003-6
价格:NT$ 580
装帧:平裝本
isbn号码:9789570825930
丛书系列:聯經學術叢書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王汎森 
  • 近代史 
  • 历史 
  • 学术 
  • 中国 
  • 港台版 
  • 海外中国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近代中國經歷了一些範疇性的轉變:在經學上,否定了過去兩千年的經學傳統,認為它們都是圍繞著一批「偽經」而積累的學問(康有為)。在文化上,充分了解到儒家文化始終存在著一個不安定層(傅斯年)。在道德上,發現過去兩千多年所有的道德教訓,關涉私德者居十分之九以上,而關於公德者不到十分之一(梁啟超)。在政治上,認為過去兩千年是無治狀態(劉師培),國其實不成其為國,因而有建立一個現代「國家」的追求,希望由「皇朝」轉化為「國家」,將「臣民」轉化為「國民」。對專制體制的深刻反省則發現中國沒有「社會」,並認為過去兩千年的政治理論都是「在空架之上層描摹」。除了上述之外,社會上的文化菁英也由傳統的「士大夫」變為「知識分子」。不管近代中國的社會政治有多少實質的轉變,但至少在思想或理念的層次上這是一個斷裂和跳躍。而這些斷裂或跳躍並不是突然而來的,它們有深遠的文化、學術根源。本書基本上認為從道光以來,中國思想界便進入不安定期,每一種學問都因內外的挑戰,而產生了分子結構的變化。收在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除了都觸及上述種種問題之外,並討論現代學術風格的形成與現代學術社會的建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王汎森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下简称《系谱》),是书共有吉林出版社,台湾联经,河北教育三个版本,据豆友介绍,各版本内容有所增减,最为丰富的似为吉林出版社和联经的版本。我读的是河北教育的那一版,和他那本《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评分

在近年有关近代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研究中,有几个人的研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台湾学人王汎森先生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收在《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一书里的论文不仅给很难读到王先生大作的大陆读者提供了管中窥豹的机会,更有其作为研究“典范”的意义。 事实上,...  

评分

用了几天时间读完了王汎森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下简称《系谱》),是书共有吉林出版社,台湾联经,河北教育三个版本,据豆友介绍,各版本内容有所增减,最为丰富的似为吉林出版社和联经的版本。我读的是河北教育的那一版,和他那本《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评分

在第一编中,王汎森处理的问题是儒学与民间社会的关系问题,那么第二编则处理的是士大夫与现代政治关系的课题,与前一编不同,这部分他用的是大多数人熟悉的康有为、章太炎和刘师培等人与现代政治关系的讨论。虽然,他选择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作为这编的主题,但是仔细考察这编...  

评分

读第三编第三节“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比喻,故在此记录。 经典诠释学在发展中逐渐分化成两个派别——“求其古”派与“求其是”派。前者是要寻求最古的经典注疏,后者是要寻求最为合理的经典注疏。我初以为,“求其古”派是...  

用户评价

评分

台版文字还是不一样

评分

談陳寅恪那篇最差,整體而言遠在羅志田之上。

评分

欸?是我自己标错了还是豆瓣的版本关联错了?

评分

汪悔翁一文。文献外部研究功夫很足,进入当时语境,注重文本版本与文体的讨论,避免对个体思想研究本质主义化与符号化倾向,挖掘个体思想多层次面向,从而以微观视角进入清季思想的暗潮潜流讨论之中。最有启发之处在于虽有批判但解决方法不出上溯先秦诸子方案之局,我感觉突然有点懂葛老师说的冲击-反应格局未完全过时的意思了。

评分

台版文字还是不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