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人報國

報人報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金铨 编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4
价格:USD 3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629965549
丛书系列: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图书标签:
  • 新闻史
  • 传播学
  • 新闻学
  • 近代史
  • 知识分子
  • 新闻
  •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李金銓
  • 報人報國
  • 新聞人
  • 家國情懷
  • journalism
  • 責任
  • 傳媒
  • 歷史
  • 中國故事
  • 個人奮鬥
  • 奉獻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面對「媒介黨國化」和「媒介商業化」排山倒海之勢,中國報刊的「文人論政」有何時代意義?

本書以「結繩記事」的方法,選取中國新聞史上的關鍵人物、關鍵事件、關鍵節點,串起一部曲折而複雜的中國新聞史。以這樣的方式進入歷史,既觸碰了交錯生動的人與事,深入探究其間的文化肌理,又提供了新聞史脈絡的整體圖景。本書兼收史學、傳播學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試圖打破學科壁壘;同時涵括學界新銳及中堅,博採各家所長,為中國新聞史,乃至近現代史提供另一種讀法。

「新聞史的研究不能抱殘守缺,必須從人文和社會科學吸取理論和方法的資源,同時從新聞史迴向給人文與社會科學,保持一個開放互動的態度。

歷史真相是曲折、複雜、具體而矛盾的,更不可能「一語定乾坤」,唯有多視角多維度探索,切磋琢磨,才能慢慢地還原歷史場景,逼近歷史「真相」,配合時代的呼喚以獲致更真切而有意義的瞭解。我們願意在這個平台上對話下去,有志者盍興乎來!」

——李金銓

作者简介

李金銓,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兼媒體與傳播系主任及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榮譽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客座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國際中華傳播學會創始會長,香港人文學院院士。學術興趣包括全球傳播、媒介政治經濟學、社會理論和新聞史。

本書作者:李金銓、陳建華、高力克、黃旦、潘光哲、桑兵、孫江、唐海江、唐小兵、許紀霖、楊奎松、章清、張詠、周葉飛。

目录信息

李金銓 報人情懷與國家想像(代序)
唐小兵 清議、輿論與宣傳:清末民初的報人與社會
桑 兵 民初「自由」報刊的自由觀
許紀霖 中國個人主義的起源:五四報刊中的個人主義思潮
高力克 在自由與國家之間:新月社、獨立社留美學人的歧路
潘光哲 〈我們的政治主張〉及其紛爭:1920年代中國「論述社群」交涉互競的個案研究
唐海江 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之間:成舍我自由報刊理念的形成及其困境
陳建華 陳冷:民國時期新聞職業與自由獨立之精神
孫 江 橘樸與魯迅:以《京津日日新聞》為文本的考察
張 詠 以「真相」的名義:留學知識分子對西方報導的批判及對新聞檢查的宣導
黃 旦 「新型記者」:主體的改造與重塑
周葉飛 ——延安《解放日報》改版之再考察
楊奎松 新中國新聞報刊統制機制的形成經過:以建國前後王芸生的「投降」與《大公報》改造為例
李金銓 記者與時代相遇:以蕭乾、陸鏗、劉賓雁為個案的
章 清 「公共輿論」與政治:略論近代中國報章成長的曲折
附錄:中國近現代報刊的自由理念與實踐
作者介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报人报国》贯穿两条线索,一是自清末民初及至新中国建国建政,报业和报人发展和转变的历史脉络,究其本质则是中国自由主义传统难以茁壮成长的历史缘由… 二是报人深受西方影响而秉持的一以贯之的新闻独-立与言论-自由理想与深受时事政局裹挟终究演变为未竟理想的冲突与矛盾… 这其中又可以看到报人反抗彼时极-权-政-府的压制,充满对新政-权的期待,而当新政-权因循复归,带来的又是新的失望的心路历程… 李金銓和楊奎松的两篇最佳,无论是王芸生,还是刘宾雁、萧乾,面临的都是在新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位和报人责任与当-政-者需要的冲突,结局自是风流云散…

评分

原来可以描述……

评分

原价190港币,香港书展特价110港币

评分

由13篇会议论文集结而成。甚是喜欢张咏、黄旦、李金铨的这三篇。

评分

和研讨会论文集相比少戴晴一文。推陈建华的陈冷研究,张咏对留学知识分子参与新闻检查的讨论,黄旦周叶飞对延安范式确立的进一步研究,杨奎松对王芸生与大公报的分析,以及李金铨对萧乾陆铿刘青天的个案研究。其余诸文也大都延续《文人论政》之风,扎实细致。不过某些大师也真够敷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