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政治

诗与政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姜进
出品人:
页数:4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665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越剧
  • 文化研究
  • 姜进
  • 戏曲
  • 近代史
  • 上海
  • 新文化史
  • 戏曲史
  • 诗歌
  • 政治
  • 文学
  • 思想
  • 历史
  • 文化
  • 现代性
  • 批判
  • 人文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来自嵊县的乡下姑娘在改造越剧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命运。她们所演绎的梁祝、红楼、西厢等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凝聚着女性的生命体验、诗性想象与政治诉求,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之私人情感世界 ,形塑了人们的婚姻、性别和爱情观。追踪这一段轰轰烈烈却未见于经传的历史,作者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之意义。

本书以越剧在上海的发展为案例,研究上海都市文化在近现代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越剧在三四十年代的迅速兴起,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象征着女性在都市公众领域的崛起。以越剧为透镜来观察中国传统性别结构及以此为基础的权力结构在近现代上海都市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演变。

作者简介

姜进,女,1954年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等称号。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夏东元先生的学生。

目录信息

自 序/i
导 论 女性、戏曲、浪漫的都市/001
第一章 转型:近代戏剧中性别格局的演变/035
京剧:晚清男性戏剧文化/038
新潮:民国戏剧的女性化/043
嵊县小歌班的故事/051
嵊县小戏进上海/060
女班:女子越剧之滥觞/066
第二章 提升:塑造“清白”的女子新越剧/079
女戏子的清白/082
阮玲玉之死/087
1930年代越剧女演员的境遇/093
爱情剧与女子越剧的崛起/101
与新文艺青年结盟/110
打造新越剧/111
爱国、爱情与色情的主题变奏/122
第三章 越界:都市女观众与弥漫的公共文化/143
戏班、戏院与观众/146
宁绍帮的移民文化/151
女人看戏/156
看戏的经济/158
票友与票社/164
捧场的性别/167
过房娘体系始末/171
越剧与现代传媒/180
第四章 崛起:政治、传媒与女艺人的新身份/193
二战后上海的政治与文化/196
越剧《祥林嫂》与中共地下党/200
工会事件:政治漩涡中的女演员/209
“十姐妹”义演《山河恋》:塑造新的身份认同/215
筱丹桂事件:在公共媒体中登场/222
从无声处走来,向社会宣讲/234
第五章 记述:从情节剧到民族志/239
电影《舞台姐妹》:一部革命情节剧/245
人民共和国早期的国家与越剧/253
宏大叙事的问题/262
“文革”风暴/268
后革命时代/273
越剧《舞台姐妹》:生命如歌/277
在历史中寻找自我/288
第六章 创造:阴柔美的诗与政治/297
女子越剧的诗学/300
女小生:女性塑造的理想男性/307
独一无二的全女班/314
女性的叙述/317
再造《红楼梦》/325
为中华塑造爱/331
第七章 结论:越剧、革命与中国近现代史/341
女性价值/346
中国革命/349
历史分期/352
新世纪/357
附 录/364
参考书目/367
索 引/388
后 记/40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节。 浙江嵊县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直到晚清,这里发源了越剧。越剧经历了“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等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进两百公里外的上海,鼎盛一时。姜进的《诗与政治:二十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  

评分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节。 浙江嵊县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直到晚清,这里发源了越剧。越剧经历了“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等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进两百公里外的上海,鼎盛一时。姜进的《诗与政治:二十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  

评分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评分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用户评价

评分

相当有意思,可以说讨论了大部分我对于越剧的困惑

评分

一部写越剧的书用了那么宏大的题目。全书充满了观念先行和令人难以卒读的翻译腔。历史研究做成这个样子,真是糟糕透了!

评分

有个笑话,某日姜进师的母亲接到电话:“您好,我找一下姜教授!”姜母:“你找哪个姜教授?” 解题:姜父乃工运史研究著名学者姜沛南先生(原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工运史研究室主力选手)。

评分

作为业余爱好者给的五星。非常详尽地介绍了越剧的历史以及发展,越剧中女性借用对传统女性价值的坚持来委婉拒绝男权统治而自我赋权,总是令我想到gentlemen prefer blondes里精致聪慧的梦露,在旧时代的确是最佳的女性自救手段。 而从个人感受来说,越剧真是成也才子佳人,败也才子佳人。

评分

接地气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越剧涉及性别、社会转型、大众文化、革命叙事 、上海城市研究等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所有热点领域,加之作者深厚的社会科学功底,比张济顺的书更符合我的口味。编辑实在是马虎,注释技术错误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