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来自嵊县的乡下姑娘在改造越剧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和命运。她们所演绎的梁祝、红楼、西厢等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凝聚着女性的生命体验、诗性想象与政治诉求,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之私人情感世界 ,形塑了人们的婚姻、性别和爱情观。追踪这一段轰轰烈烈却未见于经传的历史,作者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之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之意义。
本书以越剧在上海的发展为案例,研究上海都市文化在近现代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越剧在三四十年代的迅速兴起,不仅是一个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象征着女性在都市公众领域的崛起。以越剧为透镜来观察中国传统性别结构及以此为基础的权力结构在近现代上海都市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演变。
姜进,女,1954年生于上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海外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并荣获上海市“浦江学者”等称号。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夏东元先生的学生。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节。 浙江嵊县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直到晚清,这里发源了越剧。越剧经历了“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等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进两百公里外的上海,鼎盛一时。姜进的《诗与政治:二十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
评分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节。 浙江嵊县原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直到晚清,这里发源了越剧。越剧经历了“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等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走进两百公里外的上海,鼎盛一时。姜进的《诗与政治:二十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
评分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评分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
相当有意思,可以说讨论了大部分我对于越剧的困惑
评分一部写越剧的书用了那么宏大的题目。全书充满了观念先行和令人难以卒读的翻译腔。历史研究做成这个样子,真是糟糕透了!
评分有个笑话,某日姜进师的母亲接到电话:“您好,我找一下姜教授!”姜母:“你找哪个姜教授?” 解题:姜父乃工运史研究著名学者姜沛南先生(原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工运史研究室主力选手)。
评分作为业余爱好者给的五星。非常详尽地介绍了越剧的历史以及发展,越剧中女性借用对传统女性价值的坚持来委婉拒绝男权统治而自我赋权,总是令我想到gentlemen prefer blondes里精致聪慧的梦露,在旧时代的确是最佳的女性自救手段。 而从个人感受来说,越剧真是成也才子佳人,败也才子佳人。
评分接地气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越剧涉及性别、社会转型、大众文化、革命叙事 、上海城市研究等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所有热点领域,加之作者深厚的社会科学功底,比张济顺的书更符合我的口味。编辑实在是马虎,注释技术错误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