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革命

生逢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明
出品人:
页数:1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175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史
  • 革命
  • 辛亥
  • 政治
  • 孙明
  • 近现代史
  • 革命历史
  • 红色经典
  • 人物传记
  • 时代风云
  • 家国情怀
  • 奋斗历程
  • 历史纪实
  • 英雄人物
  • 社会变迁
  • 理想信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逢革命:辛亥前后的政治、社会与人生》以革命中普通人的命运为关怀,采取政治、社会、思想的多元视角,讲述了辛亥前后的几个有趣小故事:改革搅动社会权力格局引发威远民变,成都百姓头顶光绪牌位请愿而被川督枪杀,同志军首领成为烈士却没有凶手归案,未亡人巧妙地将革命和同志写入家乡历史。这是四川保路运动的四个片段,也是生逢革命者的生活传奇。其中,传递出从清末新政到民国肇造的历史信息,引人深思革命中的人生三味。

作者简介

孙明,1979年生,辽宁北镇人,1997年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习,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历史学博士。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新则毁旧,旧则毁新”——宣统元年四川威远团保变乱案本末
第二章 “川人无路哭先皇”之仪式探源——兼说成都社会生活中的仪式性皇权符号
第三章 烈士的正名——四川保路运动中侯宝斋案、胡驭垓案考论
第四章 将革命写入“里史”——曾学传纂修《民国温江县志》臆解
附录
政策与论说:学堂与私塾的两重竞争——清末直隶改良私塾的思想史分析
由禅让而共和——梁济与民初政治思想史一页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范仄 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 中国这一百多年里,经历的几乎是“漫长的革命”。然而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漫长的革命”已近乎“所传闻世”。 中国古代有三世说,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从经验的直接性来说,任何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都会成为...

评分

作者:范仄 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 中国这一百多年里,经历的几乎是“漫长的革命”。然而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漫长的革命”已近乎“所传闻世”。 中国古代有三世说,即“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从经验的直接性来说,任何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都会成为...

评分

《读书》二〇一三年七期目录 梁 心 清季革命:不知不觉兴起的“大波” (评《生逢革命》) 民国代清后的数年间,梁济仍然思索着这次鼎革的意义,以为“能以真正共和之心治民国”,清廷的禅让即为千古美谈;否则就不过是“一朝代谢”,与“亡国”无异。他之所以没有当时殉清,就...  

评分

《读书》二〇一三年七期目录 梁 心 清季革命:不知不觉兴起的“大波” (评《生逢革命》) 民国代清后的数年间,梁济仍然思索着这次鼎革的意义,以为“能以真正共和之心治民国”,清廷的禅让即为千古美谈;否则就不过是“一朝代谢”,与“亡国”无异。他之所以没有当时殉清,就...  

评分

《读书》二〇一三年七期目录 梁 心 清季革命:不知不觉兴起的“大波” (评《生逢革命》) 民国代清后的数年间,梁济仍然思索着这次鼎革的意义,以为“能以真正共和之心治民国”,清廷的禅让即为千古美谈;否则就不过是“一朝代谢”,与“亡国”无异。他之所以没有当时殉清,就...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文风让人想起C大诸君〜

评分

作者通过文本构建图景的叙述能力倒是精湛;关注点自事向人的转移也属难得。

评分

茅海建的学生?

评分

这本书的留白太多,行距太宽,竟然是个人学术生涯总结的论文集,叙事能力有限,写的有些在飘飘然之间就忽然有了结论的感觉。

评分

不错的小书,个人比较喜欢第三章,烈士的正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