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心理学 神经科学 科普 脑科学 传记 记忆 诺贝尔奖 美国
发表于2024-12-22
追寻记忆的痕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宏大画卷
诺奖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历程
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为一流科学、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出版十几年来引领无数学子走进科学殿堂
◎ 编辑推荐
☆ 从第一人称的视角,展现伟大科学家的研究路径、问题意识与情志襟怀
作者以清晰易读的文笔,从研究者本人的角度 向读者介绍了最好的科学研究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从确定题目,到提出假说,寻找实验对象和方法,结识最合适的合作者,直到最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并使之进入商业领域的整个过程,为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行动的指引。
☆ 同时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神经科学发展史
坎德尔的职业生涯,恰逢现代科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个时期。在他进入医学院后不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给整个生物学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巨变。神经科学——对记忆、情感、判断等心智活动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在此时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浮现出来,而坎德尔就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新学科从无到有的整个经过。
☆ 本书面向的读者群体较为多元,值得推荐给那些渴望从名人传记中汲取人生经验的普通读者、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读者、想了解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读者,以及对“二战”奥地利犹太难民史感兴趣的读者。此外,本书译者还认为它是一本“赴美留学指南”,它如实地反映了美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文化氛围,能给那些打算赴美留学的学子及其家长提供绝佳的参考。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顶尖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 名人推荐
☆ 恐怕没人能像坎德尔那样在细胞和分子的层面上推动人类记忆机制的研究。他破译大脑记忆密码的激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伟大科学家如何进行思考,并带动了科学的发展。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 埃里克·坎德尔的这本书别人写不出来。他通过毕生的视角透视科学,跌宕起伏、硕果累累。我们受到了坎德尔持久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指引。我向所有那些正在寻找有关大脑和记忆知识的个人观点,以及那些正在考虑开启科学生涯的读者推荐此书。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神经科学家
☆ 埃里克·坎德尔写出了一部绝佳作品,从头至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了神经科学在令人惊叹的20世纪后半叶的壮丽图卷。坎德尔把个人经历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他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广泛交流,使得科学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共同事业。
——奥利弗·萨克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科普畅销书作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动人地讲述了埃里克·坎德尔站在脑科学前沿领域的大胆人生,他以分子生物学方法革新了我们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存储的认识。
——詹姆斯·沃森,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我向所有对一位重要科学家的人生和工作,或者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进程感兴趣的读者推荐此书。……坎德尔优雅地做出的这些研究,会极大地诱惑有天赋的学生将他开启的这些令人难忘的工作向前推进。
——霍华德·加德纳,美国心理学会威廉·詹姆斯奖得主,著名认知心理学家
☆《追寻记忆的痕迹》融自传、科学史和基础生物学于一炉,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才华横溢之作。它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何谓一流科学,以及如何创造一流科学。
——E. O.威尔逊,美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社会生物学之父”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192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与文学专业,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一生致力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因在记忆存储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想要真正把这本书读透,起码要花上一整年的时间,一章一章慢慢看,并佐以海量的背景资料结合来研究。我由衷佩服的一点,是作者其实将大量专业高深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用极其简单易懂的方式描述了出来,所以只要注意力集中(要求很高,周围有干扰的话就不行了,本书里面已经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完全没有知识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了解其中的科学奥秘。看到后面长长的文献整理和术语表,在感叹作者的严谨之余,也非常感谢译者的专业,这本书的翻译简直是喜马拉雅级别的难,能以如此高质量完成翻译,本身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壮举。这本书值得珍藏。
评分读起来很流畅,算是个人生活和科普结合比较让人舒服的传记,真的如译者所说体现了四个维度的历史,适合不同目的的人看。感触最深的是科研对坎德尔是乐趣,但真要成年累月的付出,虽然他的成就只是神经科学一个小小的领域,但却是他大部分人生的付出。另一个感触是国外科学家的艺术素养之高,科学和艺术是互补的,可以互相促进,国人对艺术太过轻视了。
评分还原论立场。追寻记忆的奥秘也是作者一生的记忆和自我。
评分即便已经做过反复的强调,有些读者可能仍然把它当成一本科普向的科学家传记,这当然是事实。但值得留意的是,全书饱含着身为一流知识精英的传主对历史、政治、权威的批判和反思。科学、科普和科学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我希望读者从这本书里不仅读到科学素养,更读到人文关怀。融科学与人文于一炉,“文理兼修”,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毫无疑问的是,作者和他的这本书做到了,成就了一本独一无二的科学家自传。
评分翻译得很好,要继续读译者其他的书,作者也是神人一枚了,作者梳理得极其清楚,研究想法的产生,发展,后续,到了50多岁依然挑战新的领域,超级崇拜作者的几个转折,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研究
五年了。 在我提笔撰写这篇序言时,脑海里正经历着一次心理时间旅行,围绕本书翻译工作的种种记忆及情绪涌上心头。这些往事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却没必要与读者分享。作为一名把这本书通读过许多遍的“资深”读者,我试图站在读者的角度,分享这部笔酣墨饱之作的吸睛之处,并...
评分研究记忆的人经常会说我们对于分子机制了解的太多而对环路机制了解的太少。考虑到记忆中最重要的分子机制(例如cAMP通路)大部分都是由本书作者的实验室发现的,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贡献有多么重要。 此书基本上是作者对自己科学生涯的回顾,按照年代次序描述了他主要的科学发...
评分小时候,我经常会思考这些有些无聊的问题:记忆有重量吗?会不会有一天我的记忆会溢出大脑?很快我就意识到,不论我怎么努力地学习,不停地记住新的东西,我的体重也不会有丝毫的增加,脑子也更不会满出来。记忆本身是个奇妙的无底洞!再后来我发现,记忆确实是有重量的。痛苦...
评分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科普著作,等慢慢消化了再写个书评吧,先把几个勘误贴一下(整本书的翻译仍然是非常高质量的)。 P197倒数第二段。 译文:Watkins和Graham Collingridge发现在海马中谷氨酸充当两种受体:AMPA受体和NMDA受体,AMPA受体调节一般的突触传递并且在突触前神经元...
追寻记忆的痕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