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1894—1963),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批评家和剧作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大量的小说和散文、杂文、评论作品,有意识地担负起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道义职责,充当了社会道德和现代文明的拷问者。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赫胥黎
出品人:
页数:360
译者:陈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4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4685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奥尔德斯·赫胥黎 
  • 社会 
  • 赫胥黎 
  • 英国文学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于一九三二年的《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国内外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这是一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就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完全沦为驯顺的机器,个性和自由被扼杀,文学艺术濒于毁灭。继《美丽新世界》这部寓言小说杰作之后,赫胥黎又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在这部雄辩的作品中,作者运用其丰富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知识,比较了现代社会与他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构想的寓言性图景的方方面面,像人口过剩、宣传和洗脑以及化学劝诱等,认为他早年悲观的预言正在成为现实。本书将赫胥黎这两部最经典的名著全部收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些天,痛苦一遍遍地翻腾。在放纵心灵和等待麻木的过程中,我读到了《美丽新世界》。 那不一定是想象中的救赎,但至少带来了安慰。 不想讨论它的反乌托邦涵义和显而易见的政治讽喻,我只知道老赫胥黎穿越74年的时光让我明白孤独和痛苦意味着激情未泯,灵魂仍然品尝得到渴望的...  

评分

这版让人特别抓狂就是为了减少人名的讽刺性把很对一看就是有所指的人名变成了音译,以让人减少联想。没看过其他版本的翻译,借助百科,还原人名指代和暗含之意。 柏纳德·马克斯,Bernard Marx,这个名字是George Bernard Shaw(乔治·萧伯纳和Karl Marx(卡尔·马克思)。萧...  

评分

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兹曼 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整天打英雄联盟,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我们的课程中有很多这样不得不去学习的课程,思想品德、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评分

说起反乌托邦的文学作品,乔治奥威尔的《1984》似乎在国内更享有盛名,相比之下,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美丽新世界)的知名度就要差上好多了。豆瓣上简单地一比,《1984》各个版本的读者加起来约有7000,而《美妙的新世界》却只有两三百人而已。 只因奥威尔所写的,几乎...

评分

与1984相比,这个世界似乎要美好的多,人们不需要压抑自己的欲望,可以尽可能的作乐。是个幸福的世界,但是又很恐怖,因为很多世界观是我们接受不了了,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没有家庭,没有婚姻,没有爱。人们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和想做的。人是被按照需要创在出来的,而且千篇...  

用户评价

评分

《美丽新世界》+《重返美丽新世界》。前者是一部政治寓言,描绘了一个无比繁荣青春永驻秩序井然没有病痛没有家庭不惧死亡性自由的世界,听起来很美好,这好像就是我们目前正在竭尽全力所追求的世界?可是人类还需要真正的危险,需要自由,需要罪恶,需要爱情,要发出呐喊,学会挣扎,不要舒适,人类真是难以捉摸,所以明天真的不一定比昨天更美好。后者是对前者的严肃解读,概念繁多,信息量庞大,我以为《美丽新世界》已经相当直击心灵了,但是《重返》更加句句振聋发聩……另外,该去补《1984》了。

评分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高度评价过赫胥黎的小说,而事实证明,木心的评价是正确的。

评分

早前读《1984》,放下后只会长舒一口气,读完《美丽新世界》从书中抽身后更觉得恐慌,预言正在实验,社会越来越信奉娱乐至上,合法配给的毒品,自由性交,不会变老,没有家庭,自然也没有家庭的原罪,没有一切当代青年们抱怨的问题。是大家期待的乌托邦么?

评分

莎士比亚锁在保险柜里,福特在书架上。

评分

《一九八四》的社会是个斯大林主义希特勒主义的夸大描写——完全通过惩罚和对惩罚的恐惧实时控制。而《美丽新世界》这是通过非暴力的身心控制、基因控制化和合乎要求的行为系统性强化来实现控制。我们的社会终将会从《一九八四》走向《美丽新世界》的梦魇。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竟找不到中庸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