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從哪裏來

正義從哪裏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熊逸
出品人:讀行者
頁數:312
译者:
出版時間:2019-4-1
價格:4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92267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熊逸
  • 哲學
  • 思辨性強
  • 哲學讀物
  • 博學
  • 思辨
  • 倫理學
  • 經典
  • 正義
  • 法治
  • 倫理
  • 社會公平
  • 法律製度
  • 人性
  • 道德
  • 權力監督
  • 公民權利
  • 製度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版本: 第1版, 平裝, 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著者簡介

熊逸 ,中國當代重要的思想傢之一,也是一位思想隱士,隱於市而專心著書的人。

熊逸是一個筆名,隻有極少的人識得他的廬山真麵目。

他堅持用這個筆名解剖中國傳統文化,用學貫中西的現代視角反觀中國人的文化祖國。他把這個筆名看作自己寶貴的生命財産。

已齣版作品:《春鞦大義:中國傳統語境下的皇權與學術》《王陽明:一切心法》《思辨的禪趣:〈壇經〉視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孟子趣說》等。

在“得到”APP開設有文化專欄“熊逸書院”,主講中西文化經典,富有思想內涵與知識含量,深受聽眾歡迎。

圖書目錄

序言 001
似是而非種種
第一章 要幸福還是要公正? 001
人們如此渴求著正義,而所謂正義隻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觀念,並且總是混沌的、模糊的,屢屢經不起閤乎邏輯的追問;任何建立一整套清晰的理論體係的企圖都將是徒勞的,至多可以被看作一種動機良好的呼籲罷瞭。
第二章 何謂正義,是具體的目標還是抽象的準則? 015
從古代中國的百傢爭鳴到現當代西方世界裏功利主義、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的喋喋不休,對正義的睏惑就像聖奧古斯丁對時間的睏惑:“如果沒人問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給問我的人解釋,那麼我就不明白瞭。”
第三章 高貴的謊言 021
盧梭創立“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s)的觀念,成為法國《人權宣言》、美國憲法等西方社會綱領性文件的思想奠基,對人類福祉的增進不可不謂居功至偉,但就這一概念本身來說,仍不過是一個“高貴的謊言”,誰也證明不齣人為什麼會“天然地”享有某些權利,即便訴諸神學也很難自圓其說。
第四章 作為社群主義者的上帝 043
所多瑪城裏可能存在的寥寥可數的義人該不該為同城惡人們的罪行負責呢?或者,那些惡人該不該因為義人的存在而受到寬恕?全能的上帝當然有能力實施精確打擊,所以他的一體看待的做法一定是有道理的。
第五章 從奧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島的王妃 063
許多人吃肉,不覺得這有什麼不道德的。即便是宣揚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佛教徒,也隻會說吃肉是你在造惡業,會使你在輪迴之中飽嘗惡果——這關乎你的切身利益,但無關於你的道德。而諾齊剋為我們設想過這樣一種境況:有某些比我們高級得多的外星人(譬如他們和我們的差彆至少不小於我們和牛的差彆),為瞭自身利益準備殺掉我們,這是否也不存在道德問題?
第六章 自由意誌的兩難 119
康德在純粹理性上懸置瞭自由意誌,但為瞭捍衛道德,在實踐理性上不得不預設瞭自由意誌以作為道德的前提。是的,自由意誌問題在學理上確實可以懸置,但很現實的問題是,我們的道德和法律卻不可能有哪怕一分鍾 的閑置。那麼可想而知的問題是,我們不再可以對善與惡的責任人理直氣壯地加以錶彰或譴責,法律判決更會失去紮實的正義根據。
第七章 原罪的兩難 141
在信仰的錶達上,風雨晦暝、生老病死愈是無法把握,生活的不可控感也就愈強,祭祀和崇拜也就愈是程式化。而一旦生活的可控感變強瞭,祭祀和崇拜的程式化自然就會放鬆。所以,對於那些希望以宗教信仰來維護社會公平的主張者來說,這是一個難解的悖論。宗教信仰可以維護社會穩定,但難以追求社會公平。
第八章 康德的失誤 157
事實上,任何一種經過理性的審慎權衡而得到履行的責任,都是一種偏好,一種“情感上的”偏好,因而也都是逐利的——換句話說,是追求幸福的,而道德價值與幸福無關的說法是不可能成立的。康德的謬誤就在於把道德問題當作瞭理性問題,而道德是本該屬於情感範疇的。
第九章 正義的兩個來源:強者的利益與人性的同情 189
然而在強弱懸殊的關係當中,強者對弱者的“絕對腐敗”在強者看來往往並不是惡,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譬如在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這般卓然的智者看來,有些人天生就該是做奴隸的,他們和傢畜隻有極其微小的區彆。
第十章 人的真實與必然的處境:不自由,不獨立,不平等 227
我們這裏所考察的所謂“天賦人權”的種種內涵——獨立、自由、平等——都不是人類天然具有的,反而是不獨立、不自由、不平等的層級秩序纔真的稱得上“天賦”。
第十一章 偉大的嫉妒心 253
“平等”的齣處一點都不高貴,似乎完全體現不齣人作為人的道德尊嚴,所以霍爾姆斯纔說“我一點也不敬重追求平等的熱情,在我看來,它似乎隻是將妒忌理想化而已”。
參考資料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让我着实有点失望了,我对熊大的敬佩之情还是很深的,而且很多观点也很相近,我们必须承认,熊大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领域的学识相当之高,而且对于文字的把握,语言的风趣幽默,可以把坛经这样的东西都说的让人手不释卷,这个能力,业内估计无出其右。 不...  

評分

評分

評分

一直以来都以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为自己特色的熊逸,这一次却突然谈起了“正义”问题,这让我在初见本书时难免惊讶。而书名和副标,更是让我忍不住心想:“莫非熊逸要转型做公知了?”不过,等到真读了此书,才发现此系误解。本书还是一本以探讨概念为主的哲学著作,与现实的关联...  

評分

钟声喧响,惊起燕雀齐飞,夏日庆典在伫立于海边的奥梅拉斯城中宣布开幕。就连那些在港口停泊的船只,也都已经在帆缆上挂起了飘扬的旗帜。在红瓦白墙的房屋和青苔丛生的古老花园之间,游行队伍在街道的树荫下缓慢前行,走过一座座公共建筑和大型花园。 这是勒昆笔下近似乌托邦的...  

用戶評價

评分

從來沒有完美的理論,隻有基於物質世界的人類自身本性是永恒的。所有抽象性社會概念永遠無法獲得具足明確的定義與外延,而我們關於正義、公平、平等、幸福等問題的探討也將永無休止。人性本身無所謂卑劣與崇高,我們隻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重新定義和區分他們罷瞭,不會有擁有絕對統治地位的原則和學說,例外永存,因為我們的人性就是在矛盾中安然地存在著,現實生活存在於復雜和模糊而非相反,所有形而上終究要被形而下檢驗,不是麼?我們最好能做的,不是尋求無望的終極,而是持著開放的心態接受自己與外界的疑惑,在疑惑中拓展著自身智識與經驗的疆界。

评分

就單一話題旁徵博引設身處地灑脫通達的大傢境界令人艷羨,不過可讀性確實不強,邏輯非常強大,也有跳躍的地方;善用通俗化的類比,這個應該建立在通俗寫作實踐的基礎上。對艱深理論的深入理解是建立在思想史,尤其是從哪裏來反對什麼的通曉的基礎上。 雖然說這樣的思考與寫作能夠串起淵博的學識,獲得智力的激蕩和思辨的快感,但是自顧自地思維體操總是會蒸發掉很多戒備心、價值觀、距離感之類的東西,去追求天賦的,本原或是純真的東西當然沒什麼毛病,可是這些被略去的東西就是存在,沒什麼好商量的;如果我們又是想解決些現實的問題,就有必要再迴到現實的具體生活。豐富什麼,蒸發什麼,綜閤什麼,確實讓人頭疼,也讓人心醉。正義從哪裏來,就是從這種永無止境的求索當中來。

评分

第197頁引用荀子的話,注釋寫錯瞭,實際應為《荀子·禮論》。

评分

很多地方隨便點過。一根論證主綫也不太清晰。當然,主要還是自己水平不夠,看得有點費勁。

评分

很多地方隨便點過。一根論證主綫也不太清晰。當然,主要還是自己水平不夠,看得有點費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