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第1版, 平装,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熊逸 ,中国当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也是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
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他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人的文化祖国。他把这个笔名看作自己宝贵的生命财产。
已出版作品:《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王阳明:一切心法》《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孟子趣说》等。
在“得到”APP开设有文化专栏“熊逸书院”,主讲中西文化经典,富有思想内涵与知识含量,深受听众欢迎。
第一次见到熊逸这个名字是在他的那本《周易江湖》上,随便翻了翻,很不喜作者那种嬉皮的文字风格,认为完全配不上周易的庄重大气。可以说第一印象很不好,把他视为那种靠文字骗钱的人。 过了两周,又见到了这本“正义”。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的蛮不错,字体、颜色醒目突...
评分这本书我期待已久了,好熊也较久没有写书了。应该说好久没有以好熊的名义和风格写书了,都扮苏缨去了,写了些诗诗词词的,大是赚了一把。作为好熊的忠实粉丝,他的每本书我都看了。希望这书的水太不要太次了,回归到春秋大义的水平吧。。。
评分熊逸在《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一书的自序里提到了本书。《正义从哪里来》最初打算是作为《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的序言,最后越写越多,最终单独成书。本书一开始以及在香港出版时的书名都叫《谋杀正义》,2012年在大陆出版时改名为《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2015...
评分别人推荐的时候就告诉我。 有的书你走进去出不来,有的你怎么使劲也进不去,而这是一本进得去也出的轻巧的书。 看完后,觉得作者的风格很严谨,而且有目的性,从道理从学术而言,例子都经得起推敲,敢直言,这样能把事说透。 不过,退一步而言,这些都只是基本素质。 真正打动...
评分钟声喧响,惊起燕雀齐飞,夏日庆典在伫立于海边的奥梅拉斯城中宣布开幕。就连那些在港口停泊的船只,也都已经在帆缆上挂起了飘扬的旗帜。在红瓦白墙的房屋和青苔丛生的古老花园之间,游行队伍在街道的树荫下缓慢前行,走过一座座公共建筑和大型花园。 这是勒昆笔下近似乌托邦的...
- 熊大曾经说过自己也写过比较「引经据典」类的文字, 当时没当回事, 嗯, 现在终于知道了,「大师们的世界, 我们不懂」 - 作为一名诚实尽责的小抄写员 - 所谓正义, 不过是世人的磨合博弈中诞生出来的一种观念产品
评分从来没有完美的理论,只有基于物质世界的人类自身本性是永恒的。所有抽象性社会概念永远无法获得具足明确的定义与外延,而我们关于正义、公平、平等、幸福等问题的探讨也将永无休止。人性本身无所谓卑劣与崇高,我们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重新定义和区分他们罢了,不会有拥有绝对统治地位的原则和学说,例外永存,因为我们的人性就是在矛盾中安然地存在着,现实生活存在于复杂和模糊而非相反,所有形而上终究要被形而下检验,不是么?我们最好能做的,不是寻求无望的终极,而是持着开放的心态接受自己与外界的疑惑,在疑惑中拓展着自身智识与经验的疆界。
评分- 熊大曾经说过自己也写过比较「引经据典」类的文字, 当时没当回事, 嗯, 现在终于知道了,「大师们的世界, 我们不懂」 - 作为一名诚实尽责的小抄写员 - 所谓正义, 不过是世人的磨合博弈中诞生出来的一种观念产品
评分就单一话题旁征博引设身处地洒脱通达的大家境界令人艳羡,不过可读性确实不强,逻辑非常强大,也有跳跃的地方;善用通俗化的类比,这个应该建立在通俗写作实践的基础上。对艰深理论的深入理解是建立在思想史,尤其是从哪里来反对什么的通晓的基础上。 虽然说这样的思考与写作能够串起渊博的学识,获得智力的激荡和思辨的快感,但是自顾自地思维体操总是会蒸发掉很多戒备心、价值观、距离感之类的东西,去追求天赋的,本原或是纯真的东西当然没什么毛病,可是这些被略去的东西就是存在,没什么好商量的;如果我们又是想解决些现实的问题,就有必要再回到现实的具体生活。丰富什么,蒸发什么,综合什么,确实让人头疼,也让人心醉。正义从哪里来,就是从这种永无止境的求索当中来。
评分有时不站队就是一种最佳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