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1889~1951年),英國哲學傢。數理邏輯學傢。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曾在劍橋大學從學於B.羅素。1929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成為三一學院研究員。1939年繼承G.E.摩爾在劍橋的教授職位。1947年辭去教授職務,在愛爾蘭鄉村專門從事哲學研究。
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為邏輯分析哲學、核心是圖式說:後期以語言遊戲說代替圖式說。以語言分析代替瞭邏輯分析,以日常語言代替瞭理想語言。他這一時期的哲學對日常語言哲學和科學哲學中的曆史主義有較大影響。
《維特根斯坦筆記》又名《雜論集》、《文化與價值》,是著名哲學傢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從25歲直到他去世為止所作的格言式筆記精選集,由維特根斯坦的密友、弟子和遺囑執行人馮·賴特教授選編而成,內容涉及音樂、建築、哲學、文學、宗教等不同範疇。
1 科学是一种使人重新入睡的手段。 2 文化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人的价值的消失,它只不过意味着这种价值赖以得到表达的某些手段的消失。 3 对某人谈论一些他不懂的事情,那是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他不能理解(这经常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 4 如果你不愿...
評分一些人认为这本书很枯燥,但我却认为它很精彩,甚至比一些小说、散文、评论更有可读性。 一来对格言控而言,书中很多精妙的话让没有耐性的读者有很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据说很多哲学家是代人思考,而维特是引导别人思考。 二来作为作者本人的笔记,从中也可以学习这位哲学家...
評分维特根斯坦在当代可算是最重要的哲学家(可能没有之一),他的《哲学研究》也被评为近五十年来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参见豆列 www.douban.com/doulist/165269),可见他在西方的地位。然而他在中国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度,特别是在大众中。在哲学的热度达到顶峰的八十年代,他...
評分他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人類生存本質有著深刻的感知。包含電影,音樂,建築,宗教,哲學,文學。相比其他的著作這本更具有情緒化色彩。是他著作中相對獨特的標記。做為音樂天賦不算突齣的他在單簧管演奏上也很有造詣。他的獨立思考焦點在於如何成為一個“形而上學的自我”,一個可與世界進行不斷信息交流的自我。
评分忘記標瞭,基本上是在麵館吃泡椒牛肉米綫的時候讀完的。我對維特根斯坦最感興趣的是私人感情流露的時候,結果發現編者說因為不知如何取捨所以就把私人的部分去掉瞭。真正的學者的生活都是渾然一體的好麼,最見真性情的地方被你去掉瞭……再次確認和維老師氣場不閤,雖有洞見,但總是忙於和經常失去能指的語言與自己的想象纏鬥,有種悲壯的堅韌又模糊的蒼白感。我目前理解,偉大的天纔或者說大師,意味著極度豐盛、極度鋒利、極度堅韌、極度有悟性、極度大的內存……維特根斯坦似乎並不滿足所有條件。總忍不住懷疑這麼多人對他感興趣不是因為他重要,而是因為他的怪讓人好奇。這書也沒流露齣雪崩般的熱情。不是專傢,隻是談模糊的個人感受。雖然說瞭它許多不好,但這種片段式筆記仍不失為一本優秀的食間廁上讀物~而且看完它之後我就改吃青椒肉絲炒飯瞭。
评分因陳果提到“人類的凝視有一種力量”而好奇,在他格言式的筆記語錄裏讀齣語言之無力與人類之虛妄。不知道要多久纔能讀懂,現在隻能在零碎中拼接印象與觸動。
评分天纔的自我記錄
评分天纔的自我記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