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是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新型的极权主义特征。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当中,并没有给其第三章《不幸意识的征服——压抑性的俗化趋势》中频繁出现的一个概念“高层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过在此章节开头部分,作者还是举出了有关“高层文化”的例子:自主性人格,人道主义,带有悲剧色彩和浪漫色彩的爱情。 在发达的工...
评分抽空看完了马尔库塞作品。这位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和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尽管他们的批判和分析是那么真知洞见,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他们的理论大厦中总有个别部分是那么地经不起推敲,却轻易地被他们忽略掉了。马尔库塞尽管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
评分《单向度的人》写于1964年,副标题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标题英文为“One Dimensional Man”,这本书在国内被介绍得很多,有多个译本而且不断再版。大部分翻译为“单向度的人”,也有翻译成“单面人”或者“单维人”,主要是dimension一词可翻译成向度、方面、维度...
评分读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一种被遮蔽起来的不幸可能是一种幸福,不过,确实一种虚假的幸福。 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 一、马尔库塞和《单向度的人》 技术理性、单向度的人、单向的思想、单向度的社会 二、《单向度的人》核心观点...
评分翻开历史书,让时间定格在20世纪60年代,你会发现这十年的密度超乎寻常。世界舞台的中心交给了革命者,与他们一同演出的有青年学生、反对派和少数族裔,他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要我说,历史上还不曾有人有过如此浪漫与激情的理想。 看看非洲,在这个十年的开始便有17个国家获...
马老师整本书的纵横捭阖,为最后那句[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加上了巨大的悲剧性注脚,当虚假的幸福被技术转化为真实可感的欲望与满足,无论怎么强调”更高阶段‘,都攻不破我们所处的社会——你如何提着自己的头发让自己离开地面呢?
评分五星。1.应该是读了三个星期,每天只有不到20页,好难啃,还好坚持下来。2技术合理性在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极权主义,是意识形态管控。3.他从文化、政治、语言几个角度来批判技术理性。4.又批判形式逻辑、实证主义、分析哲学认为它们阻碍了真正自由社会。5.最后替代性选择真心没看懂。6.马尔库塞更为重要的还是【审美之维】。
评分马尔库塞的原书非常好,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就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游戏,而且所有青蛙都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但本书的翻译有一大堆毛病,句子长得不得了,定语乱得不得了,措辞蹩脚得不得了。只有等到写译后记时,他才是在用中文。
评分一切都是苦逼意识形态,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评分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